[發明專利]一種移動式隧道掌子面粉塵運移阻斷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67943.2 | 申請日: | 2022-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928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孝東;郭晨陽;陳日輝;劉杰;李鴻琨;賀徳幸;蔣夢嬌;陳書鵬;童學林;錢靖;胡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1/00 | 分類號: | E21F1/00;E21F1/04;E21F1/08;E21F5/00;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朱維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式 隧道 掌子面 粉塵 阻斷 系統 | ||
1.一種移動式隧道掌子面粉塵運移阻斷系統,包括獨頭隧道(1)、掌子面(2)、壓風系統(3)、抽風系統(4)、隧道移動式粉塵阻斷儀(5)和阻斷儀控制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風系統(3)位于獨頭隧道(1)的一側墻壁,且所述壓風系統(3)包括隧道壓入式風機(31)和第一風筒(32),所述隧道壓入式風機(31)與第一風筒(32)相連,所述第一風筒(32)的末端靠近掌子面(2),所述抽風系統(4)位于獨頭隧道(1)的另一側墻壁,所述抽風系統(4)包括隧道抽出式風機(41)和第二風筒(42),所述隧道抽出式風機(41)與第二風筒(42)相連,所述隧道抽出式風機(41)的進風端正對掌子面(2),所述隧道移動式粉塵阻斷儀(5)設置在獨頭隧道(1)的地面,且位于獨頭隧道(1)的中軸線上,所述隧道移動式粉塵阻斷儀(5)包括驅動系統(501)、載物臺(502)、風流擋板(503)、第一紅外測距傳感器(504)、第二紅外測距傳感器(505)、視覺傳感器(506)、屏障發生器(507)、第一粉塵監測器(508)、第二粉塵監測器(509)、控制中心(510)和電池(511),所述載物臺(502)安裝于驅動系統(501)的上方,所述風流擋板(503)安裝于載物臺(502)兩端,所述第一紅外測距傳感器(504)安裝于載物臺(502)一側的風流擋板(503)上,所述第二紅外測距傳感器(505)安裝于載物臺(502)另一側的風流擋板(503)上,所述視覺傳感器(506)安裝于載物臺(502)前方的中央位置,所述屏障發生器(507)安裝于載物臺(502)的正中央,所述第一粉塵監測器(508)安裝于載物臺(502)的前方,所述第二粉塵監測器(509)安裝于載物臺(502)的后方,所述控制中心(510)安裝于載物臺(502)上,阻斷儀控制器(6)通過電信號與隧道移動式粉塵阻斷儀(5)的控制中心(510)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隧道掌子面粉塵運移阻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系統(501)包括第一輪子(5011)、第二輪子(5012)、第三輪子(5013)、第四輪子(5014)、第一驅動電機(5015)、第二驅動電機(5016)、第三驅動電機(5017)和第四驅動電機(5018),所述第一輪子(5011)與第一驅動電機(5015)相連接,所述第二輪子(5012)與第二驅動電機(5016)相連接,所述第三輪子(5013)與第三驅動電機(5017)相連接,所述第四輪子(5014)與第四驅動電機(5018)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隧道掌子面粉塵運移阻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流擋板(503)包括外層風流擋板(5031)和內層風流擋板(5032),所述內層風流擋板(5032)內嵌于外層風流擋板(5031)中,所述外層風流擋板(5031)的高度與載物臺(502)的高度一致,所述內層風流擋板(5032)的高度為載物臺(502)底部至地面之間的距離,所述第一紅外測距傳感器(504)和第二紅外測距傳感器(505)分別均設置在風流擋板(503)的外層風流擋板(5031)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6794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擺動跟蹤和控制
- 下一篇:一種市政綠化工程用的軌道灑水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