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導軌式卡盤機構有效
申請號: | 202210360175.8 | 申請日: | 2022-04-07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356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0 |
發明(設計)人: | 石磊;楊雙根;孫遠濤;周駿;石方亮;廖延鵬;曹強;束洋;潘永強;王小宇;鄭少鵬;錢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B23B31/103 | 分類號: | B23B31/103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杜丹丹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導軌 卡盤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導軌式卡盤機構,包括卡盤組件、多個卡爪組件、卡盤驅動機構,多個卡爪組件呈正多邊形結構,所述卡爪組件包括卡爪本體、卡爪滑塊、卡爪導軌,所述卡爪滑塊的一側連接所述卡爪本體,所述卡爪滑塊的另一側連接所述卡爪導軌,所述卡爪滑塊滑動連接所述卡盤組件,相鄰所述卡爪組件的卡爪滑塊聯動,所述卡盤驅動機構連接其中一個所述卡爪組件的卡爪導軌,所述卡盤驅動機構將與之連接的卡爪組件相對或相背正多邊形結構的圓心移動時,所有的卡爪組件均相對或相背正多邊形結構的圓心移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精確快速控制多個卡爪組件同步張開或縮合,自動定心,結構簡單、制造工藝簡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卡盤機構。
背景技術
三爪卡盤機構通常作為機床的夾持裝置,三爪卡盤機構在機床上的安裝通常具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三爪卡盤安裝到機床主軸端部上,刀具固定,三爪卡盤夾持工件繞著機床主軸轉動來完成加工,另一種是三爪卡盤夾持著工件固定在工作臺面上,刀具繞著工件來完成加工;三爪卡盤同樣也可像臺鉗一樣安裝在工作臺上,夾持棒料,應用于各類鉗工操作。
三爪卡盤機構分為氣動式、液壓式、平面螺紋式、楔形齒輪式等形式的三爪卡盤機構,液壓式、氣動式三爪卡盤機構是通過壓縮空氣或液壓油來驅動活塞的移動,從而實現卡爪的張縮,但是此類三爪卡盤需要增設液壓或氣壓裝置,存在制造成本高,維護修理復雜,使用過程中存在漏油或漏氣問題,而且會增加三爪卡盤的體積和重量。
平面螺紋式三爪卡盤機構是機床上最常用的三爪卡盤,三爪卡盤由卡盤組件、卡盤驅動機構、活動卡爪等組成,三個小錐齒輪與大錐齒輪嚙合,大錐齒輪背面的平面螺紋與三個底部帶有螺紋的活動卡爪相嚙合,用扳手轉動其中一個小錐齒輪,或者如申請號201921857135.4,一種電動驅動的三爪卡盤,通過電機驅動,便能實現三個活動卡爪沿徑向張開或縮合,該三爪卡盤具有兩類嚙合傳動,平面螺紋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嚙合的齒容易發生磨損,裝夾大直徑棒料后三爪卡盤的平面螺紋會外露出來,加工時產生的切屑會進入三爪卡盤內部的間隙,切屑會使嚙合齒拉毛、磨損,嚴重會導致三爪卡盤咬死無法裝夾,從而影響三爪卡盤的使用壽命。而常用的防止切屑進入三爪卡盤內的方法是用回絲、黃油、橡膠堵塊、彈性工裝堵住三爪卡盤中心槽口,但該方式會降低了勞動生產率。
楔形齒輪式三爪卡盤機構是由中心大齒輪、楔形平面齒、活動卡爪、螺桿等組成,中心大齒輪與三個楔形平面齒的側邊齒條嚙合,楔形平面齒上端的平面齒與底部帶有螺紋的活動卡爪嚙合,螺桿與楔形平面齒組成螺旋副,用扳手轉動螺桿,便能實現三個活動卡爪沿徑向張開或縮合,同樣該類三爪卡盤也具有兩類嚙合傳動,結構設置復雜,各類齒的加工精度要求高,而且使用時容易發生磨損,三個活動卡爪的行程范圍較小。
公布號為“N106216725”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多用三爪卡盤,包括卡盤前端蓋、卡盤后端蓋、定位座、蓋板、連接塊、定位螺桿、調節螺桿、同步齒輪、檔位手柄和多個卡爪,卡盤前端蓋和卡盤后端蓋相互匹配,卡盤前端蓋的側面有扳手插孔,多個卡爪均布安裝在卡盤前端蓋上,定位座連接在卡盤前端蓋和卡盤后端蓋之間,蓋板固定在定位座上,連接塊與卡盤前端蓋相連,定位螺桿裝在定位座上,調節螺桿的數量與卡爪的數量對應,每個卡爪均與對應的調節螺桿相配合,調節螺桿與同步齒輪嚙合,檔位手柄在卡盤前端蓋上。
該機構為齒輪式三爪卡盤,調節螺桿的轉動需要在前端面操作,操作時容易與工件干涉,具有齒輪與齒輪、齒輪與齒條兩類嚙合齒,整體結構設置復雜,各類齒的加工精度要求高,使用時容易發生磨損,防屑能力較差。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如何解決現有技術中卡盤實現開合的方式結構復雜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601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