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河助航標志服役狀態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55541.0 | 申請日: | 2022-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415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帆;王平義;劉懷漢;韓林峰;王梅力;孫建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50/30;G06N7/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縉云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0224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河 航標 服役 狀態 評價 方法 | ||
1.一種內河助航標志服役狀態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建立所述內河助航標志服役狀態評估指標體系。
2)獲取待評價航段中用于表征內河助航標志服役狀態評估指標體系各項指標的信息,從而對內河助航標志服役狀態評估指標體系中的所有指標進行評級,得到評價等級集合V。
3)利用AHP法確定內河助航標志服役狀態評估指標體系中每個評估指標的權重。
4)利用Fuzzy法建立內河助航標志服役狀態進行模糊綜合評價,得到服役狀態綜合評價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河助航標志服役狀態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河助航標志服役狀態評估指標體系包括航標基本效能評估指標、服務技術水平評估指標和管理維護水平評估指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內河助航標志服役狀態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航標基本效能評估指標包括航標助航準確性、航標配置時效性、航標功能可靠性、配布適應性;
所述航標助航準確性包括信號揭示正常率、浮標位置準確度;
所述信號揭示正常率通過通行信號和水深信號揭示正確率、及時率表征;所述及時的標準為通行信號和水深信號揭示時間小于預設時間閾值;
所述航標配置時效性包括通信覆蓋率、配布合理性、智能信息化程度;
所述通信覆蓋率通過內河航標通信信息覆蓋水域的百分比表征;
所述配布合理性通過航標所在通行航道的安全性表征;所述安全性包括航標所在通行航道事故發生次數和總通行次數的比率;
所述智能信息化程度通過航標搭載的智能設備種類和數量進行表征;
所述航標功能可靠性包括航標功能可用性、航標正常工作連續性、信息通報及時性、通報內容全面性;
所述航標功能可用性通過能夠正常實現航標功能的概率表征;
所述航標正常工作連續性通過航標執行功能不中斷的概率表征;
所述通報內容包括航標表信息、航標動態信息、航行通報信息、電子航道圖信息、AIS服務信息、水文氣象信息、通航環境信息、航標規劃信息;
所述配布適應性包括配布對自然條件的適應性、配布對航道的適應性和配布對內河交通的適應性。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內河助航標志服役狀態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務技術水平評估指標包括運行監測調度情況、航標養護狀況;
所述運行監測調度情況包括監測數據準確性、報警及時出航律、失常平均恢復時長;
其中,監測數據準確性、報警及時出航率分別如下所示:
監測數據準確性=(1-[航標無效異常數量]/[可判斷航標異常信息數量])×100%(1)
[報警及時出航率]=([一級報警及時響應數量]/[一級報警總數×100% (2)
其中,一級報警及時響應是指出航響應時間≤[一類任務下達時間]+t;t為預設時間閾值;
所述失常平均恢復時長為航標失常恢復時長的平均值;
其中,航標失常恢復時長如下所示:
[航標失常恢復時長]=[航標失常現場處置完成時間]-[航標失常獲悉時間] (3)
所述航標養護狀況包括航標正常率、航標失常情況、航標外觀情況、配布優化成效;
航標正常率=1-失常航標座天數/在槽航標座天數。
航標失常情況通過單座航標的失常頻率、多座航標一個周期內失常量表征;
所述航標外觀情況通過是否設置頂標、頂標和標牌設置是否有誤、是否存在變形、涂色是否錯誤、是否印刷標名、油漆是否脫落及油漆脫落面積表征;
所述配布優化成效通過是否對往期失常率大于預設閾值的航標配布進行調整,以及調整后航標的正常率表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交通大學,未經重慶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5554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