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煙條外觀檢測剔除的智能化跟蹤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42752.0 | 申請日: | 2022-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601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31 |
| 發明(設計)人: | 付浩;魯飛;高曉;王亮;高潔;潘曉華;呂倩雯;黃洪軍;馬猛;龔元;葉林;潘勝國;王翔;樊邵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19/30 | 分類號: | B65B19/30 |
| 代理公司: | 陜西科億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88 | 代理人: | 翟小梅 |
| 地址: | 71006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外觀 檢測 剔除 智能化 跟蹤 裝置 | ||
提供一種用于煙條外觀檢測剔除的智能化跟蹤裝置,屬于卷煙包裝設備質量檢測技術領域,包括PCB核心控制板、外圍檢測電路和控制程序;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滿箱檢測、缺陷煙剔除不干凈造成缺陷煙條流入下游設備等問題,而提供的一種可檢測煙條外觀質量檢測剔除是否成功的智能化跟蹤裝置,用于監控煙條外觀質量檢測裝置檢測出的每一條壞煙是否成功剔除,如果沒有成功剔除則輸出報警或停機信號,用于提醒操作人員取出未剔除煙條,同時監控剔除箱,當剔除箱滿時輸出報警信號,用于提醒操作人員將剔除箱清空。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卷煙包裝設備質量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煙條外觀檢測剔除的智能化跟蹤裝置。
背景技術
卷包車間在技改過后,自動化程度明顯提高,其中包裝工序在包裝機出口處新增了大條外觀檢測,取代以前的人工檢驗,在降低以往工人裝箱勞動強度的同時,提高產品出廠的質量,減少工廠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大條外觀檢測裝置的剔除系統包括一個反射式光纖傳感器,一個壞煙剔除箱、一個剔除壞煙條的氣缸以及氣動閥門,但在實際運行中其剔除系統有以下幾項缺陷:1.壞煙剔除箱無滿箱檢測裝置。在其剔除箱滿箱情況下,大條外觀檢測裝置仍然會正常運行,會出現壞煙因剔除箱滿而無法成功剔除情況,造成壞煙流入下游設備,引起質量事故。2.大條外觀檢測裝置的剔除系統無法完全成功剔除異常煙條;在日常維護及生產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粘連煙條或煙條透明紙散包情況,這種異常煙條在通過大條外觀檢測裝置會成功檢測出,但因為異常煙條會提前觸發剔除傳感器,使到位檢測提前感應,使剔除氣缸動作過早,從而造成剔除裝置無法成功剔除情況,最終使壞煙流入下游設備,引起質量事故或堵塞下游機入口。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用于煙條外觀檢測剔除的智能化跟蹤裝置,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滿箱檢測、缺陷煙剔除不干凈造成缺陷煙條流入下游設備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檢測煙條外觀質量檢測剔除是否成功的智能化跟蹤裝置,用于監控煙條外觀質量檢測裝置檢測出的每一條壞煙是否成功剔除,如果沒有成功剔除則輸出報警或停機信號,用于提醒操作人員取出未剔除煙條,同時監控剔除箱,當剔除箱滿時輸出報警信號,用于提醒操作人員將剔除箱清空。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用于煙條外觀檢測剔除的智能化跟蹤裝置,包括PCB核心控制板、外圍檢測電路和控制程序;
所述PCB核心控制板以STM32F103VET6單片機為核心控制芯片且其上集成有STM32F103VET6最小系統、LM2576S-5.0電源模塊、AMS1117-3.3電源模塊、CH340 USB轉串口模塊、SD卡槽、W25Q64JVSSIQ FLASH模塊、3.2寸LCD屏幕模塊、4路PNP輸入、4路NPN輸入、4路N-MOS管輸出;所述STM32F103VET6最小系統中自帶有定時器;
外圍檢測電路包括3個24V繼電器:與大條外觀質量檢測的剔除閥連接的K1繼電器、與下游機PLC連接的K2繼電器、用于輸出剔除箱滿信號的K3繼電器;2個光電傳感器:用于剔除狀態檢測的剔除檢測傳感器B1和用于監控剔除箱的剔除箱滿檢測傳感器B2;1個散熱風扇M;
所述K1繼電器通過PNP輸入與STM32F103VET6單片機連接,所述剔除檢測傳感器B1通過PNP輸入STM32F103VET6單片機連接,所述K2繼電器通過N-MOS管輸出與STM32F103VET6單片機連接,所述剔除箱滿檢測傳感器B2通過PNP輸入與STM32F103VET6單片機連接,所述K3繼電器通過N-MOS管輸出與STM32F103VET6單片機連接;
控制程序包括設于STM32F103VET6單片機內的剔除跟蹤程序和剔除箱檢測程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427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