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幽門螺桿菌食品組合物制劑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42419.X | 申請日: | 2022-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114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俠;張懷林;陳慧娟;朱德龍;倪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曼士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33/135 | 分類號: | A23L33/135;A23L29/00;A23P10/30;A23L29/281;A23L29/231;A61K35/747;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柏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451 | 代理人: | 柳偉華 |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幽門 螺桿 食品 組合 制劑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幽門螺桿菌食品組合物制劑,包括抗幽門螺桿菌發酵劑,為添加抗幽門螺桿菌的活菌發酵培養液;芯材載體,用于承載活菌及其代謝活性組分;內芯壁材;交聯劑;交聯緩釋劑;外壁材;芯材緩釋劑。本發明組合物貯藏穩定性好,同時在胃酸環境中能夠緩釋,便于食品生產加工,加工后菌種活性能夠得到保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功能食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抗幽門螺桿菌食品組合物制劑。
背景技術
幽門螺旋桿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是一種寄生在胃內的細菌,黏附于胃黏膜以及細胞間隙,可引起胃炎、胃潰瘍和胃癌等疾病。幽門螺桿菌具有傳染性,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胃癌的第一類致癌因子,人是幽門螺旋桿菌的唯一傳染源,存活在胃液中的幽門螺旋桿菌可經由胃-食管反流到口腔,由唾液為主要傳播途徑。
微生態療法恰是以一個嶄新的手段解決了傳統療法存在的多種問題。其是利用乳酸菌的耐酸性,能夠調節機體的胃腸道菌群,并且篩選出了相應的抗幽門螺桿菌菌株,如專利號CN102174450A中的菌株。
上述抗幽門螺桿菌主要用于制備發酵制品,對于食品生產企業來說,發酵制品的保藏時間和條件都有嚴格的限制,不利于其內的活性物質的保存,無形中增加了食品生產企業成本。
同時,傳統的微膠囊制品,在胃酸(pH0.9-1.8)中環境中釋放過快,其中活性組分長時間存在于胃液中,會被胃液所代謝,影響活菌及活性組分進入到小腸當中,改善腸道環境。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抗幽門螺桿菌食品組合物制劑,能夠在常溫環境中貯藏,同時保留抑菌活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抗幽門螺桿菌食品組合物制劑,包括
抗幽門螺桿菌發酵劑,為添加抗幽門螺桿菌的活菌發酵培養液;
芯材載體,用于承載活菌及其代謝活性組分,多孔淀粉;
內芯壁材;
交聯劑;
交聯緩釋劑;
外壁材;
芯材緩釋劑;
其制備方法如下:
S1、將抗幽門螺桿菌的活菌制劑發酵培養至活菌濃度達106cfu/ml,得到發酵培養液;
S2、按溶液質量比添加5%-6%的芯材載體加入至S1中的發酵培養液,并調節pH至并5.5-6.5,180-220r/min振蕩吸附30-40min;
S3、將S2中的溶液按照芯壁比1:3加入至質量分數2%-3%內芯壁材溶液中,并按照與交聯劑摩爾比1:2加入交聯緩釋劑,混合均勻;
S4、配置質量分數3%的交聯劑懸浮液,并緩慢滴加至S3中的溶液中,靜置固化1h后,得到塊狀凝膠,清洗后晾干備用;
S5、配置10%-15%的外壁材溶液,并加熱至35-40℃,根據芯材載體質量加入一定量的芯材緩釋劑,混合均勻;
S6、將S4中的塊狀凝膠按照質量比1:1加入至S5中的溶液中,高速剪切粉碎后,迅速冷卻至室溫,得到塊狀凝膠;
S7、將S6中的凝膠塊冷凍后進行粉碎后低溫風干,即可得到抗幽門螺桿菌食品組合物制劑。
進一步的,抗幽門螺桿菌的菌種為植物乳桿菌CN2018,保藏號為CGMCC No.4286。
進一步的,芯材載體為多孔淀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曼士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曼士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4241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