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TCR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338214.4 | 申請日: | 2022-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091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4 |
| 發明(設計)人: | 金艾順;韓曉建;申美瑩;陳思吟;郝亞楠;李羅;鄒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醫科大學;馮玉林 |
| 主分類號: | C07K14/725 | 分類號: | C07K14/725;C12N15/12;C12N15/867;C12N5/10;A61K38/17;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西南華渝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0270 | 代理人: | 郭桂林 |
| 地址: | 400016***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tcr 抗原 結合 片段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TCR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及其應用,該TCR包含由如SEQIDNO:15所示序列編碼得到的片段。該TCR對KRAS?G12V突變具有很強的特異性,而且能介導T細胞分泌大量的細胞因子(IFN?γ和/或Granzyme?B)并殺死發生KRAS?G12V基因突變的腫瘤細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TCR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生物醫藥領域研究的進展,靶向惡性實體瘤的T細胞免疫治療的靶點選擇在不斷演變,從最初的譜系抗原變成了病毒抗原,而隨著近年來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出現,靶向腫瘤突變成為了新一代T細胞治療聚焦的靶點。
T細胞治療目前主要包括TCR-T和CAR-T治療手段。目前CAR-T技術治療在白血病、淋巴病瘤等血液瘤的治療中起到顯著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質量,但是針對實體瘤,CAR-T治療手段由于目前的特異性靶點有限,大大限制了其應用前景。TCR-T技術不同于CAR-T細胞技術,TCR是所有T細胞表面的特征性標志,以非共價鍵與CD3結合,形成TCR-CD3復合物。外周血中,90%-95%的T細胞表達TCR,經過基因改造的TCR的T細胞,可以對腫瘤細胞表面上HLA結合的抗原分子進行特異性識別,進而針對腫瘤細胞產生免疫反應。目前,在人類癌癥中,KRAS基因為腫瘤學領域最著名的致癌基因之一,KRAS基因突變(KRAS-G12C突變、KRAS-G12D突變、KRAS-G12V突變等)出現在接近90%的胰腺癌中,30%-40%的結腸癌中,17%的子宮內膜癌中,15%-20%的肺癌包括小葉性肺癌中,以及膽管癌、宮頸癌、膀胱癌等。
通過以上所述情況,現需一種可以與KRAS突變多肽特異性結合,并能介導T細胞對KRAS突變的腫瘤細胞進行殺滅的TCR。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TCR,可以靶向特異性識別KRAS-G12V突變,與KRAS-G12V突變的多肽與HLA的復合體特異性結合,從而刺激T細胞活化,介導T細胞分泌IFN-γ等細胞因子,進而殺傷表達KRAS-G12V突變基因的腫瘤細胞。該TCR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對KRAS-G12V突變的多肽特異性強,而且能介導T細胞分泌大量的IFN-γ和/或Granzyme-B細胞因子,殺滅KRAS-G12V突變的腫瘤細胞。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TCR,可以從以下兩種TCR進行選擇:
第一種:TCR的α鏈可變區包含如SEQIDNO:3所示序列編碼的α鏈CDR3,TCR的β鏈可變區包含如SEQIDNO:6所示序列編碼的β鏈CDR3。
第二種:TCR包含由如SEQIDNO:15所示序列編碼得到的片段。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上述兩種TCR中的任意一種。
本發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多核苷酸,可以從以下兩種多核苷酸進行選擇:
第一種:包含如SEQIDNO:3和SEQIDNO:6所示序列。
第二種:包含如SEQIDNO:15所示序列。
本發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表達載體,包含上述兩種多核苷酸中任意一種。
本發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工程細胞,包含上述的表達載體。
本發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包含上述的TCR或上述的抗原結合片段或上述的多核苷酸或上述的表達載體或上述的工程細胞,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和/或稀釋劑。
本發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上述的TCR或上述的抗原結合片段或上述的多核苷酸或上述的表達載體或上述的工程細胞在制備用于提高T細胞分泌IFN-γ和/或Granzyme-B細胞因子水平藥物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醫科大學;馮玉林,未經重慶醫科大學;馮玉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3821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