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載電源供電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32227.0 | 申請日: | 2022-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657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炳理;邵海軍;余孔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九江薩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J7/36;H01M50/204;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B60R16/04;B60R16/033 |
| 代理公司: | 南昌中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48 | 代理人: | 韓平英 |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載 電源 供電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載電源供電系統,其技術方案是:包括防護架,防護架內部嵌設有第一電池和第二電池,防護架內部嵌設有保護罩,保護罩套設在第一電池和第二電池外側,保護罩外側設有減震機構,保護罩前端設有控制機構,控制機構包括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和第三連接板,第一連接板前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傳動盒,第一傳動盒與第二連接板前端固定連接,第一傳動盒前端固定連接有電機,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貫穿第一傳動盒并延伸至第一連接板內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高了車載電源的使用效率,同時本裝置方便使用者操作,不會影響到使用者的駕駛,為行駛人員的安全提供保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載電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載電源供電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飛速發展,客戶對車輛的功能安全要求也 越來越高,12V電氣系統是整車電氣系統正常運行的最基本保障。基于此,整車 的12V電源系統在自動駕駛場景下也面臨著更高的安全性要求。
現有的汽車在電源電量耗盡時會停止工作,造成車輛無法啟動的情況出現, 給使用者帶來不便,嚴重的還可能發生交通安全事故,另外,現有的車載電源 一般不配備減震緩沖的裝置,長時間車輛顛簸可能會對電源造成損壞,增加維 修成本。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載電源供電系統,當電池電量耗盡需要采用另一 塊電源時,使用者啟動電機正轉,電機正轉帶動第一電池的插頭拔出,同時第 二電池的插頭插入,從而實現對電源的更換,以解決現有的汽車在電源電量耗 盡時會停止工作,造成車輛無法啟動的情況出現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車載電源供電系統, 包括防護架,所述防護架內部嵌設有第一電池和第二電池,所述防護架內部嵌 設有保護罩,所述保護罩套設在第一電池和第二電池外側,所述保護罩外側設 有減震機構,所述保護罩前端設有控制機構;
所述控制機構包括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和第三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 板前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傳動盒,所述第一傳動盒與第二連接板前端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傳動盒前端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轉軸, 所述第一轉軸貫穿第一傳動盒并延伸至第一連接板內部,所述第一傳動盒內部 嵌設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后端延伸至第二連接板內部,所述第一傳動盒 內部嵌設有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所述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分別固定套設在第 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外側,所述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外側套設有第一鏈條,所述 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通過第一鏈條驅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內 部均設有第一螺紋桿,兩個所述第一螺紋桿分別固定套設在第一轉軸和第二轉 軸外側,兩個所述第一螺紋桿外側均套設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二連接板內部嵌 設有第三轉軸,所述第二連接板前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傳動盒,所述第三轉軸前 端延伸至第二傳動盒內部,所述第二連接板內部開設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 腔套設在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外側,所述第一空腔內部嵌設有第一齒輪和第二 齒輪,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分別固定套設在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外側,所 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連接,所述第二傳動盒內部嵌設有第四轉軸,所述 第四轉軸一端延伸至第三連接板內部,所述第三轉軸和第四轉軸外側分別固定 套設有第三鏈輪和第四鏈輪外側,所述第三鏈輪和第四鏈輪外側套設有第二鏈條,所述第三鏈輪和第四鏈輪通過第二鏈條驅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和第三 連接板內部均嵌設有第二螺紋桿,兩個所述第二螺紋桿分別固定套設在第三轉 軸和第四轉軸外側,兩個所述第二螺紋桿外側均套設有第二套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九江薩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九江薩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322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