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置物體的狀態確認裝置和動作確認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06688.0 | 申請日: | 2017-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399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菊地修;井上博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納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23/02 | 分類號: | G05B23/02;B25J19/06;G05B19/406;G06F1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置 物體 狀態 確認 裝置 動作 | ||
本發明提供內置物體的狀態確認裝置和動作確認裝置。狀態確認裝置具備:信息獲取單元,在不與物體的外部表面接觸的狀態下從物體的外部表面獲取在物體的外部表面出現的物體的一個以上的物理信息,該物體內置有其狀態無法從外部直接被確認的對象物;狀態判定單元,基于獲取到的物理信息來判定對象物的狀態,信息獲取單元具有攝像機和非接觸式的信息獲取單元,非接觸式的信息獲取單元包括放射溫度計、距離/位移傳感器、非接觸振動計、測定水分量或油分量的傳感器、測定或獲取聲音的麥克風、放射線測定器、電磁波測定器、超聲波測定器、氣體測定器、TOF傳感器、變形計算器、雷達、氣味傳感器、放射線檢測器、超聲波檢測器中的至少一者。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7年11月7日、申請號為201780066928.1、發明名稱為“內置物體的狀態確認裝置、動作確認裝置以及內置物體的狀態確認方法”的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內置物體的狀態確認裝置、動作確認裝置以及內置物體的狀態確認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提出了如下一種技術:針對內置于產業機械的減速機、軸承等機器的變形、溫度等物理信息,由針對該機器自身設置的傳感器進行檢測,基于檢測出的物理信息來監視機器的狀態。例如,在日本特開2007-256033號公報(機械設備的軸承的潤滑劑的劣化探測:機械設備的例子:輸送帶、鐵路車輛的車軸用)中公開了如下一種系統:由設置于軸承的傳感器以光學方式檢測內置于機械設備的軸承的潤滑劑異物含量,并基于檢測出的潤滑劑異物含量來探測潤滑劑的劣化。
然而,在內置于產業機械的機器的內部或外部大多不具有用于設置用于監視機器的狀態的傳感器的足夠的空間。另外,由于在傳感器中需要檢測信號發送用、電力供給用的多條布線,因此存在產業機械內沒有用于布線的空間的情況、由于與產業機械的動作之間的關系而無法布線的情況。特別是在對內置于已經被利用的產業機械中的機器進行監視的情況下,這些問題更為顯著。因此,為了將狀態監視用的傳感器設置于機器中,需要使傳感器小型化、或者為了確保足夠的產業機械內的空間而使產業機械大型化、或者利用電池或無線化等這些措施。但是,傳感器的小型化、產業機械的大型化也是有限制的,并且電池存在更換的問題,無線存在天線配置的問題。
因而,有時無法對內置于產業機械中且無法從外部直接訪問的機器的狀態進行監視或確認。
另外,關于在風力發電用的風車、太陽能熱發電用塔的定日鏡、高架道路、橋梁、大廈等土木或建筑構造物的內部設置的鋼架、鋼筋等構造構件、在該內部設置的螺栓等緊固構件、在內部埋入的上下水管道或電氣布線用的各種配管、或者風力發電用的風車、太陽能熱發電用塔、高架道路、橋梁、大廈等混凝土制造的土木或建筑構造物的該混凝土的內部狀態,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并且,關于在道路、人行道下埋設的共用溝、自來水管道、燃氣管道等或其連接部分,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而且,關于在汽車、卡車、公共汽車、鐵路車輛、液壓挖掘機等土木/建筑機械的車體內部、車門內部或者船舶的船體內部、飛機的機體內部設置的梁等構造物、螺栓、鉚釘等緊固構件等,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考慮這樣的問題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置物體的狀態確認裝置、動作確認裝置以及內置物體的狀態確認方法,無需在機器等中直接設置傳感器而能夠監視或確認該機器的狀態,其中,該機器被內置于產業機械等,即使使用將產業機械等的內外連接的導管等方法,其狀態也無法從外部直接被確認。
本發明是一種內置物體的狀態確認裝置,具備:信息獲取單元,其獲取在物體的外部出現的所述物體的至少一個物理信息,其中,該物體內置有其狀態無法從外部直接被確認的對象物;以及狀態判定單元,其基于獲取到的所述物理信息,來判定所述對象物的狀態。
在本發明的狀態確認裝置中,也可以是,所述信息獲取單元獲取多個物理信息,所述狀態判定單元基于獲取到的所述多個物理信息,來判定所述對象物的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納博特斯克有限公司,未經納博特斯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066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