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硅鋁基膠凝材料的制備方法、硅鋁基膠凝材料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02448.3 | 申請日: | 2022-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354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智程洋;孔盈懿;李英銘;李英旗;李澤同;智程龍;智程程;智程琳;候雯熙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綠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7/147 | 分類號: | C04B7/147;C04B7/24;C04B7/26;C04B7/3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黃蓉蓉 |
| 地址: | 471311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硅鋁基膠凝 材料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硅鋁基膠凝材料的制備、硅鋁基膠凝材料及其應用,涉及建材技術領域,針對現有的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率低的現象,本發明利用工業固廢制備出一種硅鋁基膠凝材料,包括以下步驟:按質量百分數計,將礦渣30~45%、廢混凝土21~35%、粉煤灰10~20%、煅燒熱解的工業廢鹽5~15%、煤矸石2~5%、尾礦1~3%、廢玻璃1~4%的原料分別裝入原料倉中;粉磨制成硅鋁基膠凝材料;包裝,置于干燥通風處。本發明利用建筑廢料以及工業廢鹽經過合理配比,制備出的硅鋁基膠凝材料含碳量低,有效減少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量,以其為主要原料制備出的低碳水泥,質量高、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材技術領域,更具體的是涉及一種硅鋁基膠凝材料的制備、硅鋁基膠凝材料及其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泥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人造材料。它與水混合后會形成混凝土,可用于建筑、橋梁、道路和人行道等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硅酸鹽類水泥的生產工藝在水泥生產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為主要原料,經破碎、配料、磨細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窯中煅燒成熟料,再將熟料加適量石膏(有時還摻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劑)磨細而成。
盡管水泥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現代建筑環境,但它也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重要來源。據國際能源署的估計,僅水泥行業的碳排放量就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7%左右。這使水泥行業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單一碳排放大戶,僅次于鋼鐵行業。
建筑垃圾存量大、增長快、地域分布不平衡,資源化利用率低,我國建筑垃圾主要采取外運、填埋和露天堆放等方式處理,危害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一些有機或無機化工生產過程中,常常會產生副產廢鹽,這種鹽的氯化鈉含量在70%以上,同時含有大量的有機或無機雜質,不能直接用作工業原料鹽,更不能用于食用或醫用,大部分廠家將其堆存起來。這種鹽長期堆存不僅大量占用場地,還對環境構成巨大威脅,鹽和雜質極易流失,鹽化周圍土壤,危及周圍植被,同時對周圍江河、水源、稻田等造成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的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率低的現象,本發明利用工業固廢制備出一種硅鋁基膠凝材料,且以該硅鋁基膠凝材料制備的低碳水泥,碳含量少,質量高、效果好。
本發明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硅鋁基膠凝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按質量百分數計,將礦渣30~45%、廢混凝土21~35%、粉煤灰10~20%、煅燒熱解的工業廢鹽5~15%、煤矸石2~5%、尾礦1~3%、廢玻璃1~4%的原料分別裝入原料倉中;
步驟2:將步驟1中的廢混凝土、粉煤灰、煅燒熱解的工業廢鹽經料斗下方的輸送帶傳送至環輥磨中,將礦渣、尾礦、廢玻璃、煤矸石經料斗下方的輸送帶傳送至用立磨設備中,均粉磨至比表面積為420m2/kg的粗料,然后經斗式提升機輸送到料罐中備用;
步驟3:將步驟2中的粗料經螺旋輸機送到斗式提升機中,然后再一起輸送到超細球磨機內進行超細粉磨,粉磨至比表面積700m2/kg制成硅鋁基膠凝材料;
步驟4:將步驟3中硅鋁基膠凝材料進行包裝,置于干燥通風處。
進一步地,按質量百分數計,所述原料包括礦渣33~42%、廢混凝土24~30%、粉煤灰12~17%、煅燒處理的工業廢鹽7~13%、煤矸石3~4%、尾礦1.5~2.5%、廢玻璃2~3%。
進一步地,按質量百分數計,所述原料包括礦渣39%、廢混凝土28%、粉煤灰15%、煅燒處理的工業廢鹽10%、煤矸石3.5%、尾礦2%、廢玻璃2.5%。
進一步地,所述煅燒處理的工業鹽的處理方法為:工業廢鹽轉化爐溫度為1000~1250℃,處理時間為6-18小時。
進一步地,一種硅鋁基膠凝材料的制備方法制備的硅鋁基膠凝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綠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洛陽綠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0244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