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下連續墻鋼筋籠自適應平衡安放平臺結構及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24310.6 | 申請日: | 2022-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907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釗;馬超;潘桂林;劉杰;王通;夏歡;賀祖浩;饒為勝;陳富翔;王新龍;陳培帥;姬付全;李德杰;石章入;邱敏;孫恒;蔣道東;楊志勇;余俊;鹿瑤;姚兆龍;姚翔川;謝孟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漢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7/00 | 分類號: | E02D7/00;E02D13/00;E02D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夢 |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 連續 鋼筋 自適應 平衡 安放 平臺 結構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下連續墻鋼筋籠自適應平衡安放平臺結構及使用方法,包括平臺支架和平衡調節系統;所述平臺支架中部貫通以供鋼筋籠穿過,所述平臺支架頂部設置有支架吊耳,所述平臺支架頂部的橫向和縱向各設置至少一個水準儀,所述平衡調節系統可調整所述平臺支架四角處的高低。本發明實現了對鋼筋籠平面位置的定位、對鋼筋籠立面垂直度及高程進行自適應平衡調節,為鋼筋籠下放精度、地連墻結構質量及后期基坑開挖安全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下連續墻工程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地下連續墻鋼筋籠自適應平衡安放平臺結構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地下連續墻以其剛度大、抗滲性好和地層適應性強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深基坑圍護結構或水利抗滲等結構中。
地下連續墻垂直度要求高,普遍要求達到1/300,尤其是超深地下連續墻,垂直度更是要求達到1/500~1/100。導墻頂面標高、頂面平整度、鋼筋籠吊筋制安精度等都將影響鋼筋籠下放精度。若鋼筋籠下放位置偏差過大或垂直度未滿足設計要求,可能剮蹭槽壁造成塌孔、無法下放或無法搭接等情況,會對圍護結構質量及后期基坑開挖造成極大風險。
地連墻鋼筋籠安放時無專用安放平臺,一般僅通過穿杠穿過鋼筋籠吊筋頂部的吊耳并架設在導墻上,無法對鋼筋籠平面位置、立面垂直度及高程進行調節,鋼筋籠安放精度無法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下連續墻鋼筋籠自適應平衡安放平臺結構及使用方法,實現了對鋼筋籠平面位置的定位、對鋼筋籠立面垂直度及高程進行自適應平衡調節,為鋼筋籠下放精度、地連墻結構質量及后期基坑開挖安全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本發明解決此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地下連續墻鋼筋籠自適應平衡安放平臺結構,包括平臺支架和平衡調節系統;
所述平臺支架中部貫通以供鋼筋籠穿過,所述平臺支架頂部設置有支架吊耳,所述平臺支架頂部的橫向和縱向各設置至少一個水準儀,所述平衡調節系統可調整所述平臺支架四角處的高低。
優選的是,平臺支架由型鋼焊接而成。
優選的是,所述平臺支架的下部具有支腿。
優選的是,所述平臺支架上部為型鋼焊接而成的框型結構,所述框型結構沿導墻寬度方向對應的型鋼兩端延伸出一定距離形成延伸端,以供平衡調節系統在高度方向調節對應延伸端,所述平臺支架下部由型鋼焊接形成四條支腿,四條支腿的間距與導墻寬度和槽段寬度相適應。
優選的是,平衡調節系統包括:液壓油缸、液壓油泵和控制平臺;其中,所述平臺支架的四角處均設置有液壓油缸,所述液壓油缸設置為調節對應支撐處平臺支架的高低。
優選的是,所述控制平臺頂面設置有泵站吊耳,其底面設置有滾輪。
本發明還提供了地下連續墻鋼筋籠自適應平衡安放平臺結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吊車吊運安放平臺至相應鋼筋籠下放部位槽段中,連接平臺支架及平衡調節系統的各線路和管路;通過平衡調節系統及水準儀實現安放平臺自身平衡的反饋調節;
步驟二、測量安放平臺頂部橫、縱桿頂標高,并根據地連墻頂標高制作鋼筋籠吊筋和吊耳;鋼筋籠吊筋設置于鋼筋籠頂部,用于鋼筋籠的吊裝;鋼筋籠上設置有傾角傳感器,用于測量鋼筋籠的傾斜度,傾角傳感器通過線路與控制平臺連接;
吊車吊著鋼筋籠吊耳將鋼筋籠吊運至相應槽段位置,從安放平臺中穿過并下放,鋼筋籠吊耳與安放平臺平齊時,將穿杠穿過鋼筋籠吊耳并擔在安放平臺上;
步驟三、控制平臺在收到鋼筋籠傾角傳感器測量信息后,自動向液壓油泵發出指令,控制液壓油缸的伸縮,實現鋼筋籠豎直平衡的反饋調節;豎直調節平衡后,液壓油缸開啟鎖定模式,防止受壓下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漢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漢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243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