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克服直熱裝熱軋鋼帶表面紅鐵皮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67419.0 | 申請日: | 2022-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494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管傳華;張博睿;吳洪義;周德鋒;王曉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鋼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1/22 | 分類號: | B21B1/22;B21B45/00;B21B45/06;B21B45/08;C22C38/02;C22C38/18;C22C38/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孟佳 |
| 地址: | 315807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克服 直熱裝熱 軋鋼 表面 鐵皮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克服直熱裝熱軋鋼帶表面紅鐵皮的方法,涉及熱軋鋼帶制備技術領域,所述工藝方法包括:設計產品至少包括以下質量分數的成分:0.06%?0.50%C、0.1%?1.35%Si和0.01%?0.025%P;將熱裝熱送板坯在加熱爐內加熱至1190?1260℃的出鋼溫度后出爐,且在爐時間范圍包括100?155min;將熱裝熱送板坯粗軋成950?1080℃的中間帶坯,并進行精軋后得到帶鋼預產物,且精軋后的終軋溫度范圍包括860?950℃;帶鋼預產物出所述精軋機組后直接進入水冷、空冷、水冷、空冷的冷卻模式,并經卷取后得到直熱裝熱軋鋼帶。本發明能夠克服直熱裝熱軋鋼帶表面紅鐵皮缺陷,且效果顯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軋鋼帶制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克服直熱裝熱軋鋼帶表面紅鐵皮的方法。
背景技術
熱軋產品因成分設計與過程控制不匹配,或者熱軋過程控制不合理,從而在成品鋼卷表面上易產生片狀、帶狀,甚至整面覆蓋著一層紅銹,附著于鋼板表面呈現暗紅色,是熱軋板帶鋼產線上“常見病”之一。該類產品經酸洗后,表面呈明顯色差,俗稱“虎皮紋”,此類產品在后續的電鍍、電泳時表面質量不佳而被報廢。該缺陷嚴重降低鋼產品酸洗效率,易造成酸洗線“欠酸洗”或“過酸洗”缺陷。該缺陷常見于含硅產品中,而Si是一種廉價的強化元素,部分產品因為紅鐵皮缺陷而不得不采用無硅設計,從而造成金屬Mn等合金元素增加,提高了產品設計成本。另外,隨著熱裝熱送技術的推廣應用,板坯采用直熱裝工藝進行裝爐加熱,板坯裝爐溫度不低于400℃,板坯表層狀態與常規冷裝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氧化鐵皮層致密,且板坯表層內氧化較冷坯加熱時嚴重,更容易產生較嚴重的紅鐵皮缺陷。
現有技術中,一般有兩種克服紅鐵皮缺陷的方法,一種是把鋼中的Si至少需要降低至0.12%以下,最好控制在0.10%以下;另外一種是提高板坯加熱溫度,在Fe2SiQ4熔點溫度以上進行除鱗,提高氧化鐵皮清除效率,但上述方法對產品適應性不強,對實際操作的指導性不強,且解決表面紅鐵皮缺陷的效果并不顯著。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現有技術中克服鋼帶表面紅鐵皮缺陷的方法,對產品適應性不強,對實際操作的指導性不強,且解決表面紅鐵皮缺陷的效果并不顯著中的至少一個方面。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克服直熱裝熱軋鋼帶表面紅鐵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產品設計,產品至少包括以下質量分數的成分:0.06%-0.50%C、0.1%-1.35%Si和0.01%-0.025%P
步驟S2,板坯加熱,將熱裝熱送板坯在加熱爐內加熱至1190-1260℃的出鋼溫度后出爐,且所述熱裝熱送板坯的在爐時間范圍包括100-155min;
步驟S3,粗軋和精軋,將所述熱裝熱送板坯粗軋成中間帶坯,并進入精軋機組進行精軋后,得到帶鋼預產物,且所述中間帶坯的溫度范圍包括950-1080℃,所述精軋后的終軋溫度范圍包括860-950℃;
步驟S4,軋后冷卻,所述帶鋼預產物出所述精軋機組后直接進入水冷、空冷、水冷、空冷的冷卻模式,并經卷取后得到直熱裝熱軋鋼帶。
可選地,步驟S2中,所述加熱爐均熱段的殘氧含量范圍包括0.5-3%。
可選地,步驟S2中,所述加熱爐中混合煤氣中SO2的含量不大于200mg/m3。
可選地,步驟S2中,所述出鋼溫度為所述熱裝熱送板坯上表面的溫度,且所述熱裝熱送板坯下表面的溫度低于所述熱裝熱送板坯上表面的溫度20-25℃。
可選地,步驟S3中,所述將所述熱裝熱送板坯粗軋成中間帶坯,包括:將所述熱裝熱送板坯進行6道次粗軋,在所述粗軋過程中,粗軋機的機架除鱗不少于3次,且最后一道次粗軋前進行一次所述機架除鱗。
可選地,所述機架除磷過程中,除鱗水的壓力范圍包括18-23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鋼鐵有限公司,未經寧波鋼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674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