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車輛的控制方法及計算機程序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61837.9 | 申請日: | 2022-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874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田中宏樹;片山誠;伊藤修;門脅英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W30/08 | 分類號: | B60W30/08;B60W40/02;G08G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吳啟超 |
| 地址: | 日本東***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控制 方法 計算機 程序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輛,可使未搭載檢測周圍車輛的傳感器的跨騎型車輛的駕駛員辨識正在其他車的死角內行駛。車輛1具備:周圍車輛檢測部件,檢測在本車的周圍向與本車相同的方向行駛的自動二輪車9;車載通信部件,能夠與搭載于自動二輪車9的二輪車通信裝置通信;以及控制部件,基于周圍車輛檢測部件的檢測結果,算出作為自動二輪車9存在于本車死角BR1、BL1內的時間的本車死角滯留時間,并且從車載通信部件向二輪車通信裝置發送包含本車死角滯留時間或基于該本車死角滯留時間生成的信息的本車死角通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車輛的控制方法及計算機程序。
背景技術
近年來,正推進行駛支持裝置的普及,該行駛支持裝置利用相機或雷達等傳感器來監視本車周圍的車輛,由此對本車的駕駛員進行指導,以促使駕駛員進行避免與其他車接觸的駕駛。例如專利文獻1所示的行駛支持裝置中,基于由相機所得的其他車的圖像來探測其他車的死角,在本車存在于該其他車死角內的情況下,向本車的駕駛員告知本車存在于其他車死角內。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8-211309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此外,為了防止四輪車輛與自動二輪車的接觸,優選將此種行駛支持裝置也搭載于自動二輪車。但是,以往的行駛支持裝置為了探測其他車死角而需要將相機或雷達等傳感器搭載于本車,因而有可能自動二輪車的成本或重量增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輛、車輛的控制方法及計算機程序,可使未搭載檢測周圍車輛的傳感器的跨騎型車輛駕駛員辨識正在其他車的死角內行駛。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1)本發明的車輛(例如,后述的車輛1)的特征在于具備:周圍車輛檢測部件(例如,后述的車載傳感器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電子控制單元)22、相機單元71、激光雷達單元72a~72e及雷達單元73a~73e),檢測在本車的周圍向與所述本車相同的方向行駛的車輛;車載通信部件(例如,后述的車車間通信ECU25、第二車載通信裝置42),可與搭載于跨騎型車輛(例如,后述的自動二輪車9)的跨騎型車輛通信裝置(例如,后述的二輪車通信裝置91)通信;以及控制部件(例如,后述的自動駕駛ECU20及告知裝置ECU28),基于所述周圍車輛檢測部件的檢測結果來算出作為所述跨騎型車輛存在于本車死角內的時間的本車死角滯留時間,并且從所述車載通信部件向所述跨騎型車輛通信裝置發送本車死角通知,該本車死角通知包含所述本車死角滯留時間、或基于該本車死角滯留時間所生成的信息。
(2)此時優選為,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本車死角滯留時間超過既定的第一時間閾值的情況下,從所述車載通信部件向所述跨騎型車輛通信裝置發送所述本車死角通知。
(3)此時優選為,所述控制部件算出以既定速度以上行駛的所述跨騎型車輛存在于所述本車死角內的時間作為所述本車死角滯留時間。
(4)此時優選為,所述控制部件基于所述周圍車輛檢測部件的檢測結果來算出作為所述本車存在于其他車死角內的時間的其他車死角滯留時間,并且將所述其他車死角滯留時間或基于該其他車死角滯留時間生成的信息告知所述本車的駕駛員。
(5)此時優選為,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其他車死角滯留時間超過既定的第二時間閾值的情況下,向所述本車的駕駛員告知所述本車存在于所述其他車死角內。
(6)此時優選為,所述控制部件算出作為所述其他車死角滯留時間的每一里程的累計值的累計其他車死角滯留時間,并且在駕駛結束時向所述本車的駕駛員告知所述累計其他車死角滯留時間或基于該累計其他車死角滯留時間生成的信息。
[發明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6183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