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塊化的雙層非機動車停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61008.0 | 申請日: | 2022-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82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楊艷群;馮洋;羅秋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H6/00 | 分類號: | E04H6/00;E04B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勝佰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6026 | 代理人: | 張串串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塊化 雙層 非機動車 停車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模塊化的雙層非機動車停車裝置,屬于停車裝置技術領域。該非機動車停車裝置,包括基底、雙側支撐柱、框架、二層承載單元以及第一驅動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當需要將二層承載單元放下時,二層承載單元與二層兩側的連梁解離,同時兩側第二滑軌機構解鎖;第二驅動機構向下牽拉二層承載單元,同時第一驅動機構帶動一層支撐桿及第一滑軌機構作圓周運動落于地面,當需要二層承載單元上升時,第二驅動機構向上運動到位后與框架的二層連梁鎖死,同時第一滑軌機構鎖死以支撐二層承載單元。本發明提供的模塊化的雙層非機動車停車裝置,改善了非機動車停車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停車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模塊化的雙層非機動車停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道路建設里程和非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非機動車停車所占用的空間越來越大,有時發展到了擠占正常生產生活區域的地步。因此,為解決非機動車停車問題,采用限位器、車棚等方式規范非機動車停車,并加裝二層停車架等設施增加停車空間,是目前一大發展趨勢。
目前廣泛采用的雙層停車架難以承載大重量非機動車,模塊化程度不高,安裝及生產不便。研發新的非機動車停車裝置為目前急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為解決目前廣泛采用的雙層停車架難以承載大重量非機動車,模塊化程度不高,安裝及生產不便,急需研發新的非機動車停車裝置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模塊化的雙層非機動車停車裝置,通過以連桿及滑軌機構驅動雙層停車架,構成一種模塊化的雙層非機動車停車棚,任一停車棚可由任意數量的停車棚單元構成,工廠只需生產同一單元組成部件,即可完成停車棚,簡化了生產及安裝流程,改善了非機動車停車情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模塊化的雙層非機動車停車裝置,包括基底、固定連接于所述基底上的雙側支撐柱、轉動連接于所述基底上的框架和用于驅動所述框架做圓周運動且位于所述雙層支撐柱內的第一驅動機構;
所述框架包括連接于所述雙層支撐柱之間的一層橫梁、位于所述雙層支撐柱兩側的一層連梁和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一層連梁的四個角處的四個支撐桿;
所述雙側支撐柱之間連接有位于所述一層橫梁上方的二層橫梁,兩側均設置有二層連梁;
所述框架的頂端設置有二層承載單元,所述二層承載單元的后側設置有與所述二層橫梁相連接的可動鎖止機構;
所述二層承載單元與所述雙側支撐柱之間通過第二滑軌機構連接,所述第二滑軌機構與所述二層承載單元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滑軌機構的另一端與滑動連接于所述雙側支撐柱上的第二驅動機構轉動連接;
四個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與所述二層承載單元轉動連接;
所述二層承載單元的底端與所述一層連梁之間設置有第一滑軌機構;
所述第一滑軌機構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驅動機構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二層承載單元的底端轉動連接。
所述第一滑軌機構和所述第二滑軌機構上均設置有鎖止機構。
優選地,還包括設置于基底和/或所述二層承載單元上的停車限位器。
優選地,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雙層支撐柱內的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支撐桿和所述第一滑軌機構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驅動電機為曲柄電機。
優選地,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為直線電機。
優選地,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雙側支撐柱頂端的頂棚。
本發明相對與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大學,未經福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610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中央吸油煙機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一體式匯流排組件及其裝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