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塑料薄膜用二氧化硅開口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44147.2 | 申請日: | 2022-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555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2 |
| 發明(設計)人: | 鄭依璇;梁少彬;曹曉慶;侯燦明;黃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三江(肇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飛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3/193 | 分類號: | C01B33/193;C08K3/36;C08K7/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沃園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張帥;魏梳芳 |
| 地址: | 526238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塑料薄膜 二氧化硅 開口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塑料薄膜用二氧化硅開口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備步驟:
S1、將模數為1.5~3.5的固體硅酸鈉加水稀釋溶解后,配置成濃度為0.85~2.0mol/L的硅酸鈉溶液;
S2、將硫酸鈉溶液加入反應釜中,升溫至30~60 ℃,攪拌;
S3、向反應釜中滴加步驟S1中所得的硅酸鈉溶液,攪拌,再滴加硫酸溶液控制pH為7.5~10.0,當出現乳化現象時,停止加入硫酸溶液;
S4、向步驟S3中同時加入三乙醇胺和硬脂酸鎂,升溫至60~90℃,陳化25~35min,再滴加硫酸溶液,直至pH為2.5~5.0,停止加硫酸溶液,繼續攪拌15~20 min;
S5、將步驟S4得到的物料繼續進行壓濾洗滌處理后,再使用氣流干燥破碎,即得二氧化硅開口劑;
所述步驟S2中硫酸鈉溶液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2~6%;
所述步驟S2中硫酸鈉溶液的添加量為6~10 m3,所述步驟S3中滴加的硅酸鈉溶液的總量為8~15 m3,滴加速度為8~15 m3/h;
所述步驟S4中三乙醇胺用量為總體系重量的2~5%,所述硬脂酸鎂的用量為總體系重量的0.8~1.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膜用二氧化硅開口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滴加的硫酸溶液的濃度為4~10mol/L,滴加速度為3.0~4.5 m3/h。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膜用二氧化硅開口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滴加的硫酸溶液的濃度為4~10mol/L,滴加速度為1.5~3.0 m3/h。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膜用二氧化硅開口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的攪拌頻率為30~50Hz,所述步驟S3中的攪拌頻率為55~65Hz,所述步驟S4中的攪拌頻率為60Hz。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得的二氧化硅開口劑。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硅開口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開口劑比表面積在700~750 m2/g之間,孔徑為9~12 nm,吸油值低于60 mL/100g,粒徑D50為4~6 μm。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硅開口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開口劑在塑料薄膜中添加的重量百分比為0.1~0.5%;在開口劑母粒中添加的重量百分比為20~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三江(肇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飛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金三江(肇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飛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4414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