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外雙目智能駕駛輔助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40720.2 | 申請日: | 2022-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052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莫亦斌;王觀峰;謝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州中有鐵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5/02 | 分類號: | B08B5/02;B08B1/00;B60R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郭朝引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舞陽街***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外 雙目 智能 駕駛 輔助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智能駕駛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紅外雙目智能駕駛輔助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內部設置有除塵機構,所述除塵機構包括往復絲桿、連接板、U形架、機架和定位板,所述連接板與往復絲桿螺紋連接,所述U形架固定連接在連接板的表面,所述定位板固定連接在U形架的表面,所述機架的表面開設有滑動槽,所述U形架與滑動槽滑動連接,所述除塵機構還包括轉動桿、扇葉、防塵架和濾網,所述扇葉固定連接在轉動桿的表面,所述防塵架固定連接在箱體的內壁。一種紅外雙目智能駕駛輔助裝置,通過設置除塵機構的作用,使得可以對顯示屏上不能被吹離的污漬進行清理,整個裝置達到可以對顯示屏進行快速清理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駕駛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紅外雙目智能駕駛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智能駕駛本質上涉及注意力吸引和注意力分散的認知工程學,主要包括網絡導航、自主駕駛和人工干預三個環節,智能駕駛的前提條件是,我們選用的車輛滿足行車的動力學要求,車上的傳感器能獲得相關視聽覺信號和信息,并通過認知計算控制相應的隨動系統,智能駕駛的網絡導航,解決我們在哪里、到哪里、走哪條道路中的哪條車道等問題,自主駕駛是在智能系統控制下,完成車道保持、超車并道、紅燈停綠燈行、燈語笛語交互等駕駛行為,人工干預,就是說駕駛員在智能系統的一系列提示下,對實際的道路情況做出相應的反應,智能駕駛是工業革命和信息化結合的重要抓手,快速發展將改變人、資源要素和產品的流動方式,顛覆性地改變人類生活,紅外是紅外線的簡稱,它是一種電磁波,它可以實現數據的無線傳輸,自1800年被發現以來,得到很普遍的應用,如紅外線鼠標,紅外線打印機,紅外線鍵盤等等,紅外的特征:紅外傳輸是一種點對點的傳輸方式,無線,不能離的太遠,要對準方向,且中間不能有障礙物也就是不能穿墻而過,幾乎無法控制信息傳輸的進度,IrDA已經是一套標準,IR收發的組件也是標準化產品,但是在現有技術中,不方便對顯示屏上的污漬進行清理,不能及時看到屏幕顯示的內容,導致安全性能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紅外雙目智能駕駛輔助裝置,解決了不方便對顯示屏上的污漬進行清理,不能及時看到屏幕顯示的內容,導致安全性能降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紅外雙目智能駕駛輔助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內部設置有除塵機構,所述除塵機構包括往復絲桿、連接板、U形架、機架和定位板,所述連接板與往復絲桿螺紋連接,所述U形架固定連接在連接板的表面,所述定位板固定連接在U形架的表面,所述機架的表面開設有滑動槽,所述U形架與滑動槽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除塵機構還包括轉動桿、扇葉、防塵架和濾網,所述扇葉固定連接在轉動桿的表面,所述防塵架固定連接在箱體的內壁,所述濾網固定連接在防塵架的表面,通過電機帶動轉動桿轉動,轉動桿帶動扇葉轉動,扇葉帶動氣流吹向機架,使得可以將顯示屏上的灰塵進行除塵,并且可以對箱體內部進行散熱,使得箱體在使用后可以快速降溫冷卻,從而提高裝置的額使用壽命,設置的過濾網避免氣體與扇葉接觸,使得扇葉可以長時間保持清潔,不需要經常對扇葉進行拆卸,同時避免灰塵與電路接觸,提高裝置的安全性,并且可以在除塵時,輔助進行除塵,方便灰塵從屏幕上脫離。
優選的,所述轉動桿的表面通過皮帶輪轉動連接有皮帶,所述皮帶通過皮帶輪與往復絲桿轉動連接,使得轉動桿可以通過皮帶帶動往復絲桿轉動。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與連接板滑動連接,所述往復絲桿通過軸承與箱體轉動連接,設置的限位桿可以對連接板進行限位,使得往復絲桿轉動時,連接板可以沿著限位桿的方向上下移動,避免往復絲桿在轉動時帶動連接板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州中有鐵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湖州中有鐵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407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