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懸置裝置及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20189.2 | 申請日: | 2022-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122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田佰昌;張允學;徐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5/12 | 分類號: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馬梓洋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懸置 裝置 車輛 | ||
本申請涉及一種懸置裝置及車輛,包括減震件及連接組件,其中,連接組件包括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第一連接板的兩端設有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第二連接板的兩端設有第三折彎部和第四折彎部。第三折彎部位于第一折彎部的內側,且第一折彎部遠離第一連接板的一端設有在第一方向上能夠對第三折彎部限位的倒鉤部。第四折彎部位于第二折彎部的內側,第二折彎部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對第四折彎部限位,如此,第二折彎部能夠限制第四折彎部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位移。進而使減震件不會產生較大的位移,最終解決了目前的懸置裝置內的橡膠體容易出現較大的位移,久而久之會加速橡膠的老化甚至出現膠體開裂現象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懸置裝置及車輛。
背景技術
發動機工作時會產生劇烈的振動,需要通過安裝懸置裝置以衰減發動機傳遞至車架的振動,進而提升整車的性能和駕駛員的駕駛舒適性,同時避免因劇烈的振動導致整車零件的損壞。
相關技術中,當車輛駛入顛簸路段、上下坡、加速或剎車時,懸置裝置內的橡膠體容易出現較大的位移,久而久之會加速橡膠的老化,甚至出現膠體開裂的現象,最終引發發動機脫落的問題。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目前的懸置裝置內的橡膠體容易出現較大的位移,久而久之會加速橡膠的老化甚至出現膠體開裂現象的問題,提供一種懸置裝置及車輛。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懸置裝置,包括:減震件;以及連接組件,包括相對且間隔設置于減震件沿第一方向兩側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第一連接板沿第二方向的兩端朝向第二連接板分別彎折設有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第二連接板沿第二方向的兩端朝向第一連接板分別彎折設有第三折彎部和第四折彎部;其中,第三折彎部位于第一折彎部的內側,且第一折彎部遠離第一連接板的一端設有在第一方向上能夠對第三折彎部限位的倒鉤部;第四折彎部位于第二折彎部的內側,第二折彎部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對第四折彎部限位;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二折彎部與第四折彎部彼此平行且相對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四折彎部與第一連接板垂直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折彎部包括一端連接于第一連接板的第一子板,以及另一端與第一子板呈角度連接的第二子板,第二子板與第三折彎部彼此平行且相對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二子板垂直連接于第一子板。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減震件包括減震墊;減震墊被構造為從第三折彎部的內側表面延伸至第三彎折部的外側表面,以形成包裹第三折彎部的末端端面的第一減震結構;和/或減震墊被構造為從第四折彎部的內側表面延伸至第四彎折部的外側表面,以形成包裹第四折彎部的末端端面的第二減震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懸置裝置還包括用于連接發動機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設有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板上設有第一連接件,第一連接件穿設于第一連接孔,以連接第二連接板和第一支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連接板上設有限位孔,減震件上設有第三連接孔,第二連接板設有第四連接孔,且限位孔、第三連接孔和第四連接孔同軸設置;第一連接件依次穿過限位孔、第三連接孔和第四連接孔,且固定于第二連接板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懸置裝置還包括第二連接件和用于連接車架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設有第五連接孔;第一連接板上設有第六連接孔,第二連接件穿設于第五連接孔和第六連接孔,以連接第一連接板和第二支架。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車輛,包括:如上述的懸置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未經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2018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