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川蛭通絡制劑在制備治療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02203.6 | 申請日: | 2022-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5495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貴民;曹玲;高艷紅;崔琳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537 | 分類號: | A61K36/537;A61P35/00;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34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川蛭通絡 制劑 制備 治療 腫瘤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公開了川蛭通絡制劑在制備治療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所述川蛭通絡制劑由黃芪、川芎、水蛭、丹參4味原料藥材制備而成,具有補氣活血、行氣通絡的功效。藥效學研究表明,本發明川蛭通絡制劑具有抑制肝部腫瘤和肺部腫瘤生長的功效,效果顯著、安全性好,擴大了川蛭通絡制劑的臨床應用范圍,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川蛭通絡制劑在制備治療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川蛭通絡制劑在制備治療肝臟及肺臟惡性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腫瘤(Tumour)是指機體在各種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組織細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這種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塊狀突起,也稱贅生物。根據新生物的細胞特性及對機體的危害性程度,腫瘤又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大類,其中惡性腫瘤是當今世界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且發病率極高的疾病,是全世界人類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中國,惡性腫瘤在十大疾病死亡率排行榜中僅次于腦血管病而位居第二,其發病率高達22.08%,死亡率約為12.94%。因此,惡性腫瘤的預防與治療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共同難題。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經典治療手段主要有外科手術、內科化療以及放射療法等。其中,手術治療和放療均屬于局部療法,對于癌細胞已經轉移的患者就起不了作用。而且放療和化療在殺傷患者體內腫瘤細胞的同時,也破壞(殺傷)機體正常細胞和免疫細胞,導致多種組織及器官損傷。尤其是很多化學合成抗癌藥會引起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肝腎損傷和心臟毒性等嚴重的副作用。并且機體還會因免疫系統的損傷而導致免疫功能低下,使免疫監視系統不能正常發揮作用而誘發其他腫瘤。另外,患者在使用化療藥物的過程中會產生抗藥性,不僅對同類型藥物產生耐藥,而且對與之化學結構及作用機理完全不同的化療藥物也會產生交叉抗藥,極大地降低了藥效和治療效果,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總之,迄今為止腫瘤的治療尚未達到較好的效果。因此,尋找一種高效、低副作用并能修復免疫系統,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腫瘤治療藥物已成為國際學者關注的新焦點。
近年來,中醫中藥在治療腫瘤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其具有多組分、多靶點協同作用、毒副作用小、不良反應少以及藥源廣泛、價格低廉等優點,在臨床腫瘤的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協同作用,可通過調節免疫、減少副作用和消除耐藥性提高腫瘤的治療效果,在減輕患者癥狀、延長生存時間或與放化療協同治療等方面呈現出較好的療效。
本發明的制劑名稱為川蛭通絡膠囊,由魯南厚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90031,臨床上用于治療以血瘀氣虛為主要表現癥狀的缺血性中風。在臨床使用過程中,發現其對腫瘤有很好的療效。川蛭通絡制劑由水蛭、川芎、黃芪、丹參四味原料藥材制備組成,具有活血化瘀,益氣通絡之功效,是以補陽還五湯為依據研發而成。方中以水蛭為君藥,善化瘀血,破血消積;川芎為臣藥,其性上行,可協同水蛭達于腦絡,活血通絡,使整體氣血流暢,臟腑功能健旺;黃芪、丹參為佐藥,黃芪補氣以行血滯、溫通經脈,丹參活血祛瘀、安神養心;全方共奏活血化瘀、益氣通絡之功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川蛭通絡制劑在制備治療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所述的應用是公司藥物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發現的,后經相關的藥效學試驗證實,具有較大的商業價值。
發明人在川蛭通絡膠囊臨床應用過程中,發現川蛭通絡膠囊具有治療惡性腫瘤的功效。藥效學試驗表明,川蛭通絡膠囊是治療肝臟及肺臟惡性腫瘤的有效組方,可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縮小瘤體,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延長腫瘤患者生命,為臨床用藥提供了新的選擇,體現出復方中藥具有整體性、多靶點和多成分協同作用的療效特點。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所述的應用依托于已上市產品川蛭通絡膠囊制劑,但是本發明的應用不限于上述制劑,采用本發明如下的技術方案所得到的川蛭通絡制劑均能實現治療惡性腫瘤的應用。
本發明所述的川蛭通絡制劑由下列中藥組分制成:
水蛭300-800重量份??????川芎300-800重量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0220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