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標本自動采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93562.X | 申請日: | 2022-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442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莊寧;夏浩瑜;李宇翔;楊皓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04 | 分類號: | G01N1/04;B63B3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1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標本 自動 采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物標本自動采集裝置,裝置包括裝置基座、驅動模塊、浮游生物采集模塊、底棲生物采集模塊、控制器與外部終端;浮游生物采集模塊通過第一伸縮桿連接裝置基座,通過第二伸縮桿連接底棲生物采集模塊;驅動模塊包括驅動電機與螺旋槳,驅動電機安裝于裝置基座上表面,螺旋槳安裝于裝置基座的側方;控制器與外部終端無線連接,并接收外部終端發送的控制指令;控制器發送控制指令至驅動電機中,通過驅動電機控制裝置基座、螺旋槳、第一伸縮桿與第二伸縮桿的動作。本發明實現了底棲生物和浮游生物的同步采集,遠程操控,適用于各種復雜的水域環境,大大的提高了采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標本自動采集裝置,屬于標本采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對河流生態系統進行研究評價時,往往需要對河流中的水生生物群落進行監測,主要包括底棲生物和浮游生物。底棲動物指生活史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水體底部的水生動物。淡水中底棲動物主要包括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螨形目、軟甲亞綱、寡毛綱、蛭綱、渦蟲綱等。底棲動物在水環境分布廣泛,雖然是相對活動能力較弱的水生生物,但其對水生態系統營養物質的分解與能量循環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與周圍生物環境之間有著很強的耦合關系,群落健康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個水生生態系統的健康程度。而浮游生物是一類懸浮于水體中、只能隨波逐流生活的微型水生生物的統稱,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浮游生物主動規避能力較弱,且對水域污染及水質的變化反應敏感,其種類、數量、分布會隨著水質變化而變化,可綜合反映水質污染狀況。同時,浮游生物的數量變化反映了污染物對生命的直接危害,浮游生物的群落結構特征與水環境質量關系密切,利用浮游生物的群落結構特征可以確切反映水體的質量。
目前對底棲生物的采集往往采用手抄網或三角形拖網,通過對采集的泥樣通過篩網篩洗后進行分離研究。而對浮游生物則采用浮游生物采集網,針對不同的浮游生物采用不同型號的浮游生物采集網進行采集。在實際的水體評測研究過程中,對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的采集往往要進行分開操作,并且在一些水域條件下,船舶往往無法航行,造成采集困難,并且無法采集到不同深度的浮游或底棲生物。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生物標本自動采集裝置,實現了底棲生物和浮游生物的同步采集,遠程操控,適用于各種復雜的水域環境,大大的提高了采集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物標本自動采集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裝置基座、驅動模塊、浮游生物采集模塊、底棲生物采集模塊、控制器與外部終端;
所述浮游生物采集模塊通過第一伸縮桿連接所述裝置基座,通過第二伸縮桿連接所述底棲生物采集模塊;
所述驅動模塊包括驅動電機與螺旋槳,所述驅動電機安裝于裝置基座上表面,所述螺旋槳安裝于裝置基座的側方;
所述控制器與外部終端無線連接,并接收外部終端發送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器發送所述控制指令至驅動電機中,通過驅動電機控制裝置基座、螺旋槳、第一伸縮桿與第二伸縮桿的動作。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基座上方設有第一圖像采集器,下方設有第二圖像采集器,所述第一圖像采集器和第二圖像采集器的圖像輸出端連接外部終端。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基座內設有水平的分隔板,使得裝置基座內被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分隔板上開設有第一閥門,所述裝置基座的下端面上開設有第二閥門;
所述第一空腔內設有推桿和壓板,所述推桿一端連接裝置基座上端的內壁,另一端連接壓板;所述壓板的周部活動連接裝置基座周部的內壁;
所述控制器通過驅動電機控制推桿、第一閥門與第二閥門的動作能夠帶動裝置基座的沉浮,以實現裝置的沉浮。
進一步的,所述壓板周部與裝置基座內壁的連接處設有密封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9356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