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綜合抗逆埋棲型雙殼貝類的篩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79202.4 | 申請日: | 2022-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914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2 |
| 發明(設計)人: | 呂為群;李杰;李曉雪;楊昆;師夢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1/54 | 分類號: | A01K61/54;A01K61/9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范艷靜 |
| 地址: | 2013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綜合 抗逆埋棲型雙殼 貝類 篩選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綜合抗逆埋棲型雙殼貝類的篩選方法,包括:準備養殖系統;監測養殖環境,檢查是否符合養殖生物生存的環境指標;經檢測合格后,將埋棲型雙殼貝類投入養殖系統中;依次通過外觀形態觀察、急性應激后開殼恢復行為、攝食行為、埋沙行為和呼吸代謝進行篩選,篩選出優質的繁殖用貝類親本。本發明利用應激的非特異性,依據雙殼貝類空氣暴露應激后,個體應激恢復時間不同的原理,即利用應激后雙殼貝類的開殼時間、攝食強度、埋沙時間和程度、呼吸代謝率作為綜合抗逆埋棲型雙殼貝類的篩選指標,采用多輪篩選、綜合評估的方法篩選出抗逆性強的貝類個體,保證貝類群體的健康,提高養殖產量和存活率,對促進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健康養殖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綜合抗逆埋棲型雙殼貝類的篩選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是世界上唯一養殖水產品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養殖產量約占全球水產養殖產量的70%以上。在我國水產養殖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養殖水域周邊污染、養殖布局不合理、養殖管理和育種理論落后等問題。埋棲型雙殼貝類是我國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海產品,廣泛分布于我國沿海地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種環境變化和人為脅迫,導致貝類死亡率升高,同時污染水質,從而在養殖過程中引發一系列的惡性循環。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便、高效率的綜合抗逆埋棲型雙殼貝類的篩選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綜合抗逆埋棲型雙殼貝類的篩選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養殖前對養殖系統進行消毒,然后注入海水并不斷曝氣,且在養殖系統的循環水系統中投加酵母膏粉和硝化細菌,保證循環水系統運轉2周以上;
(2)、不斷監測循環水系統,直至達到標準的環境指標;
(3)、將埋棲型雙殼貝類提前曝氣并沖洗,再放入提前曝氣的海水中浸泡,然后放入步驟(2)中達標的循環水系統中;
(4)、在同齡埋棲型雙殼貝類中,挑選出個體肥大、殼表新鮮的健康個體,稱重后按體重從大到小排列,選取前1/3的雙殼貝類放入養殖系統中暫養;
(5)、將步驟(4)篩選出的埋棲型雙殼貝類,依次利用急性應激后開殼恢復行為、攝食行為、埋沙行為和呼吸代謝,將主動型的健康埋棲型雙殼貝類篩出;
(6)、在步驟(5)得到的主動型埋棲型雙殼貝類中,選擇呼吸代謝率低的作為篩選出的抗逆性強的貝類個體用作繁殖用親貝,至此篩選結束。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步驟(5)中,急性應激后開殼恢復行為的篩選方法為:對埋棲型雙殼貝類停止喂食一天后,將其取出置于空氣暴露10min后,放入裝有海水的玻璃缸中;利用攝像監測系統,對埋棲型雙殼貝類進行水平拍攝30min,記錄其開殼時間;將開殼時間數值從短到長排列,選取前1/2的埋棲型雙殼貝類進行后續篩選,篩選完畢讓其恢復若干小時。
具體地,實驗雙殼貝類每天投喂4×104mL-1小球藻,水體保持持續充氣,每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1/2,每天20:00吸污一次。開殼實驗所用玻璃缸內裝入3/4的海水,鹽度為23-25‰;空氣暴露10min后用網撈將埋棲型雙殼貝類從養殖缸內取出,用干凈的濾紙擦拭其表面的海水后置于干燥的桌面暴露10min。
水平拍攝具體為保持雙殼貝類開殼方向正對攝像頭,選取畫面底部與缸底重合,畫面頂部與水面重合。
開殼動作具體為雙殼貝類張開雙殼伸出“出入水管孔”進行濾水行為;開殼時間為記錄埋棲型雙殼貝類從應激中恢復后張開雙殼伸出出入水管孔的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洋大學,未經上海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792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