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貯液與氣液分離雙用的高效汽車熱管理核心部件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69268.5 | 申請日: | 2022-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793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田正新;徐子昊;謝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雙昊車用空調有限公司;和龍雙昊高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F25B43/00;F25B43/02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吉利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曉莉 |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離 高效 汽車 管理 核心 部件 | ||
一種貯液與氣液分離雙用的高效汽車熱管理核心部件屬于氣液分離器技術領域,包括筒體、封蓋、阻油蓋、管路、回油蓋、過濾網、儲液過濾網和液相管路。本發明作為氣液分離器時,把油和氣液兩相冷媒由氣液入口進入筒體,經過阻油蓋減速,液相因重力作用沉到筒體底部,氣相冷媒通過進氣管路的上部管口進入,再通過出氣管路和出口Ⅱ吸入壓縮機,而油和液相冷媒通過回油孔進入壓縮機,給壓縮機潤滑的同時又避免“液擊”,提高壓縮機壽命。作為高壓儲液器時,高溫高壓的油和氣液兩相冷媒同樣進入筒體底部,油和液相冷媒再經過儲液過濾網過濾后,依次經由液相管路、液體出口Ⅰ、調節閥以及空調管路進入壓縮機,完成系統運行,解決了回熱不足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氣液分離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貯液與氣液分離雙用的高效汽車熱管理核心部件。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熱泵系統中現有技術有三種方案:1、單用儲液器:這個方案的弊端是由于儲液器出去的是液態冷媒,液態冷媒需要吸收大量熱再氣化,出去的冷媒溫度會不高,容易出現空調在制熱的工況下回熱不足的現象,不能有效實現空調的供熱功能。
2、單用氣液分離器:在制冷工況下,需要大量的冷媒參與工作,氣液分離器因外界環境影響蒸發速度就會不足,會造成回液不足從而導致效率低下。
3、用氣液分離器和儲液器:這種方案多一個儲液空間,就需加大冷媒的量,多加一個產品,同時要增加閥控制,占用空間大,浪費大量成本。
因此現有技術當中亟需要一種新型的技術方案來解決這一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貯液與氣液分離雙用的高效汽車熱管理核心部件用于解決現有的熱泵系統中單用儲液器在制熱的工況下回熱不足;單用氣液分離器在制冷工況下回液不足、效率低下;用氣液分離器和儲液器占用空間大,成本高等技術問題。
一種貯液與氣液分離雙用的高效汽車熱管理核心部件,包括筒體、封蓋、阻油蓋、管路、回油蓋、過濾網、儲液過濾網和液相管路,所述筒體的上部敞口與封蓋固定連接,筒體的下部設置有;所述封蓋的上部設置有氣液入口、出口Ⅱ和液體出口Ⅰ;所述阻油蓋上設置有安裝管路的通孔以及安裝液相管路的通孔Ⅱ,阻油蓋的外周與筒體的內壁之間留有間隙;所述管路包括進氣管路和出氣管路;所述出氣管路的上部管口高于進氣管路的上部管口,出氣管路的上部管口貫穿通孔后與出口Ⅱ固定連接,出氣管路與進氣管路的相鄰處管壁下部設置有通氣孔;所述出氣管路的上部管口與阻油蓋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回油蓋與管路的下部外壁鉚接,回油蓋的底部與出氣管路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回油孔;所述過濾網套裝在回油蓋的外部,過濾網的上部邊緣與管路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儲液過濾網固定在筒體的內底部;所述液相管路的上部管口與液體出口Ⅰ固定連接,液相管路的下部管口插入儲液過濾網的底部并與儲液過濾網的底部間隙配合連接;所述液體出口Ⅰ通過調節閥連接空調管路。
所述液體出口Ⅰ、儲液過濾網和氣液入口組成儲液器回路。
所述管路的外壁側部繞包有干燥劑,干燥劑的外部通過扎帶捆扎固定。
所述出氣管路的上部外壁上設置有均壓孔。
所述回油蓋為中部向下凹陷的碗狀結構。
所述管路包括進氣管路、出氣管路以及二者的相鄰處管壁為一體成型結構,管路的一側外壁設置有凸起。
所述液相管路與液體出口Ⅰ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
通過上述設計方案,本發明可以帶來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液體出口Ⅰ外接一個熱泵系統的儲液罐,既可以在制冷工況下用作氣液分離器也可以在制熱工況下作為高壓儲液器,節約成本和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雙昊車用空調有限公司;和龍雙昊高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天津雙昊車用空調有限公司;和龍雙昊高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6926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