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面向實物編程的虛擬化方法及相關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67785.9 | 申請日: | 2022-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103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應宏;陳辰;趙冬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超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8/41 | 分類號: | G06F8/41;G06F9/45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何碧珩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向 實物 編程 虛擬 方法 相關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電子積木技術領域,提供一種面向實物編程的虛擬化方法及相關設備,本發明是根據不同的產品定義生成多個孿生體和與之匹配的智能硬件,通過對多個智能硬件的編程并將編程數據保存至云端,在云端編譯下硬件編程與底層接口進行隔離,編譯引擎將編程數據進行編譯生成孿生體和智能硬件對應可識別的可執行編碼,智能硬件和孿生體共用一套標準化代碼編譯方案,保證編譯后的執行代碼是一致的;本發明將編譯引擎生成孿生體和智能硬件對應可識別的可執行編碼按照目標智能硬件定義進行映射,保證了每個孿生體和智能硬件執行相應的執行程序,使編程過程和執行過程通過虛擬化形式展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積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面向實物編程的虛擬化方法及相關設備。
背景技術
虛擬化是在虛擬現實、計算機網絡、快速原型、數據庫和多媒體等支撐技術的支持下,對產品信息、工藝信息和資源信息進行分析、規劃和重組,實現對產品設計和功能的仿真。
電子積木和實物編程結合,通過數字化技術進行實物編程實體動作在虛擬化平臺內顯示,增強用戶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但是,目前的實物編程的數字化再現(虛擬化)只能夠模擬實物編程的實體動作,無法實現實物編程的每個過程,包括實物編程的邏輯、編程過程、執行過程,虛擬化后的實物編程也無法和實物編程設備建立有效的同步編程的機制,實際上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實物編程虛擬化。因此需要一種可以真正實現實物編程的虛擬化的方法。
發明內容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面向實物編程的虛擬化方法,包括:
實物編程執行步驟:實物編程執行對象按照用戶編程指令執行所述編程指令指示的編程任務,所述實物編程執行對象包括智能硬件;
編譯引擎編譯步驟:將實物編程執行過程中所產生的編程數據,以及,所述實物編程執行對象的信息上傳至云端;
編譯引擎將所述實物編程執行對象的信息和編程數據編譯為孿生體可執行編碼;
虛擬化及展示步驟:根據實物編程執行對象的數字孿生模型,web端利用渲染響應機制,對所述編程數據進行展示;
云端控制步驟:web端接收到基于數字孿生模型向實物編程執行對象下發編程控制指令;
云端編譯引擎編譯步驟:利用編譯引擎將所述編程控制指令編譯為實物編程執行對象執行的可執行編碼;
進入實物編程執行步驟。
進一步的,針對所述數字孿生模型的構建步驟,執行為:
根據目標智能硬件定義生成孿生體;所述目標智能硬件定義至少包括:形狀、構造和材質;
將編程數據編譯為孿生體可執行編碼和硬件可執行編碼;所述編程數據包括:編程指令數據、實物編程語法標準、編程場景數據、編程執行數據和造型數據;
根據所述編譯引擎匹配的語言及編譯規則,以所述孿生體可執行編碼生成孿生體可執行程序;
和/或,根據所述編譯引擎匹配的語言及編譯規則,以所述目標智能硬件的實物編程過程生成硬件可執行程序,其中,孿生體可執行程序和硬件可執行程序同步被執行。
進一步的,將所述編程數據編譯為孿生體可執行編碼和硬件可執行編碼是通過云端將硬件編程與底層接口隔離,將編程數據通過編譯引擎編譯為孿生體和智能硬件識別的可執行編碼。
進一步的,所述智能硬件包括智能積木,所述智能積木包括至少一個接口,該接口既包括物理形式的接口也包括數據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超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超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6778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