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健康紅茶及加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40294.5 | 申請日: | 2022-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680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加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化縣煙溪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A23F3/12 |
| 代理公司: | 寧波海曙甬睿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王廣平 |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健康 紅茶 加工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健康紅茶及加工工藝,配方包括:茶樹葉、銀杏葉濃縮汁和咖啡香粉,各組分的重量份數分別是:60?80份的茶樹葉、25?35份的銀杏葉濃縮汁和1.5?3份的咖啡香粉;所述茶樹葉為勐庫大葉種或邦東大葉種中的一種;加工工藝,包括步驟一,原料處理;步驟二,萎凋處理;步驟三,理條機處理;步驟四,發酵處理;步驟五,加工成型;步驟六,烘干處理;該發明安全、可靠,通過銀杏葉濃縮汁和咖啡香粉與紅茶結合制成的健康紅茶,使得該健康紅茶具有溫胃驅寒和提神功能,且該健康紅茶性溫、味香,具有較好的口感;通過理條機代替現有的揉捻機,在破碎獨芽內部細胞的同時,保證了較為完整好看的外觀,提高了外形觀賞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紅茶及紅茶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健康紅茶及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由于紅茶具有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腫和并強壯心臟功能,廣受消費者喜愛;因此,市場上對于紅茶及紅茶的加工工藝有了一定的要求;但是,現有的紅茶沖泡成的茶湯口感欠佳,香氣不足,滋味不夠豐富,而制備紅茶工藝中大多使用揉捻機進行揉捻加工,容易對芽葉的外觀造成破壞,影響紅茶成品的觀賞性;因此,現階段發明出一種健康紅茶及加工工藝是非常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健康紅茶及加工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健康紅茶,配方包括:茶樹葉、銀杏葉濃縮汁和咖啡香粉,各組分的重量份數分別是:60-80份的茶樹葉、25-35份的銀杏葉濃縮汁和1.5-3份的咖啡香粉。
優選的,所述茶樹葉為勐庫大葉種或邦東大葉種中的一種。
一種健康紅茶的加工工藝,包括步驟一,原料處理;步驟二,萎凋處理;步驟三,理條機處理;步驟四,發酵處理;步驟五,加工成型;步驟六,烘干處理;
其中上述步驟一中,首先將干銀杏葉粉碎成細粉,然后取銀杏葉細粉,加入銀杏葉質量15~30倍的濃度為40~55%的乙醇混合均勻,并浸泡4-6h,然后加熱攪拌,進行2次提取工作,收集提取液用350目工業濾布進行過濾,將濾液經離心機離心處理,收集上清液;取經離心所得上清液,用0.22μm微孔濾膜精濾,得精濾液;取精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制成濃縮汁;
其中上述步驟二中,首先摘取新鮮的茶樹葉獨芽,對獨芽進行萎凋處理,直至獨芽的含水量為55%-65%,然后將步驟一中制得的濃縮汁與咖啡香粉混合制成藥液,并將藥液均勻噴灑至萎凋后的獨芽上,并在室溫環境下堆放3-5h,保證藥液的充分吸收;然后再次對吸收了藥液的獨芽進行萎凋工作,直到獨芽的含水量為60%-63%;
其中上述步驟三中,首先在理條機的每個槽內分別均勻鋪100-150g經步驟二中萎凋后制得的獨芽,然后在每個理條機的槽內分別放置圓柱狀的棒,啟動理條機破壞獨芽的細胞,在每個槽加棒5-7分鐘,其中,加棒的頻率為每分鐘18-25次;
其中上述步驟四中,用透氣的布料將步驟三中處理后的獨芽包裹后置于發酵室,進行發酵處理;
其中上述步驟五中,啟動理條機,待理條機的每個槽的溫度達到135-145℃時,在理條機的每個槽內分別均勻鋪100-150g經步驟四發酵后的獨芽,進行理條處理,待獨芽的條形完全伸直,然后在每個槽內分別放置圓柱狀的棒,啟動理條機,直至該獨芽的外形呈雀舌形;
其中上述步驟六中,經步驟五處理后的獨芽在溫度為80-90℃的條件下烘培100-120min,緊接著將溫度調整為95-100℃烘培25-30min,再緊接著將溫度調整為105-110℃烘培15-20min,制得紅茶成品。
優選的,所述步驟一中,銀杏葉細粉的粉碎度為450~650目;離心機轉速為8000~10000r/min,離心時間為15-2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化縣煙溪茶業有限公司,未經安化縣煙溪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4029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