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脆弱擬桿菌及其兩性離子莢膜多糖在制備用于治療呼吸系統腫瘤藥物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34079.4 | 申請日: | 2022-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044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薇;蔡琰;鄭麗君;梁德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5/741 | 分類號: | A61K35/741;A61K31/715;A61K45/06;A61P35/00;A61P35/04;C08B37/00;A23L33/135;A23L33/125;A23C9/16;A23C9/156;A23C9/152;A23C19/09;A23G9/36;A23G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彭勁松 |
| 地址: | 51053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脆弱 桿菌 及其 兩性 離子 莢膜 多糖 制備 用于 治療 呼吸系統 腫瘤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脆弱擬桿菌和/或其兩性離子莢膜多糖在制備用于治療呼吸系統腫瘤的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的脆弱擬桿菌,特別是保藏編號為CGMCC?No.10685的脆弱擬桿菌ZY?312及其兩性離子莢膜多糖,可通過增加抗腫瘤因子IL?12、IFN?γ的水平,抑制腫瘤促進因子IL?1β的表達,促進腫瘤中浸潤的CD8+CD45+T細胞比例有上調,調節腫瘤組織微環境,降低原位腫瘤的重量,抑制腫瘤轉移灶數量,可有效地防治呼吸系統腫瘤,不僅能夠單獨用于癌癥治療,還可以與其他微生物、手術、放療、化療等治療手段聯合應用,顯著提高綜合療效,減輕放化療對機體的傷害,有效預防呼吸系統腫瘤的發生發展及其復發轉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發明在實施過程中所使用的微生物菌種已于2015年4月2日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保藏。分類命名:脆弱擬桿菌ZY-312(bacteroides?fragilis?ZY-312),保藏編號CGMCC?No.10685。脆弱擬桿菌ZY-312由本發明申請單位自行分離獲得,并且已經在授權專利保護(專利號201510459408.X),按照專利審查指南的規定,公眾能夠從商業渠道買到或已經授權,不用保藏,即不用提供保藏證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脆弱擬桿菌和/或其兩性離子莢膜多糖在制備治療呼系統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呼吸系統腫瘤是指任何特征為在呼吸系統中解剖學定位為惡性細胞的疾病,包括肺癌、鼻咽癌、喉癌等。其中,肺癌作為呼吸系統腫瘤的代表,2020年全球肺癌死亡180?萬例,遠超其他癌癥類型,位居癌癥死亡人數第一。從病理和治療角度,肺癌大致可以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和小細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兩大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0%~85%,其余為小細胞肺癌。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發布的肺癌組織學分型標準,肺癌主要組織類型為鱗狀細胞癌和腺癌,約占全部原發性肺癌的80%左右。其他少見類型原發性肺癌包括:腺鱗癌,大細胞癌、神經內分泌癌(類癌、不典型類癌和小細胞癌)等。其中SCLC由于其獨特的生物學行為,各個診療指南中建議分為局限期與廣泛期。
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肺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吸煙和被動吸煙、室內燃料和烹調油煙所致污染、室內氡暴露、室外空氣污染、和遺傳因素都有關系。吸煙是目前公認的肺癌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同時,由于我國工業化發展導致空氣污染日益加重,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增加肺癌死亡風險。肺癌患者中也存在家族聚集現象。這些說明遺傳因素可能在對環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個體中起重要作用。
鼻咽癌是頭頸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是由鼻咽腔表面或鼻咽隱窩的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鼻咽癌相對于其他癌癥來說并不算常見,根據IARC的調查,在2020年約有12.9?萬鼻咽癌新發病例,在所有癌癥中占比0.7%。鼻咽癌組織學分型采用WHO分類(2017?版)標準,分為角化型鱗狀細胞癌、非角化型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樣鱗狀細胞癌和其他類型鼻咽癌。鼻咽癌的發生一般來說與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有關,其中比較明確的有:遺傳因素、EB病毒感染、環境因素(如芳香烴、亞硝胺及鎳等)。
目前針對呼吸系統腫瘤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340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