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速省力的安全救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19412.4 | 申請日: | 2022-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334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胡東坡;安小龍;陳政琦;李全;溫愛明;袁川貴;汪梨園;張立玉;李煜;陳進明;劉春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恒信有源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E21D9/01;E21D9/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云峰 |
| 地址: | 030032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省力 安全 救援 方法 | ||
1.一種快速省力的安全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驟實現的:
步驟S1:分別預制頂進軌道(1)、頂進反力架、頂進機頭、若干組支護管片;
所述頂進反力架包括箱形框架(201)、支撐圓管(202);支撐圓管(202)的后端面分別與箱形框架(201)的左前立柱前側面、右前立柱前側面、前上橫梁前側面、前下橫梁前側面固定為一體;
所述頂進機頭包括圓管形機殼(301)、周向肋板A(302)、四道周向肋板B(303)、圓環形滑座(304)、四個液壓千斤頂(305)、液壓泵站(306);圓管形機殼(301)的前端管口為朝向前下方的斜切管口;周向肋板A(302)為圓環形結構,且周向肋板A(302)的外側面與圓管形機殼(301)的內側面中前部固定為一體;四道周向肋板B(303)均為扇環形結構,且四道周向肋板B(303)的外側面均與圓管形機殼(301)的內側面中后部固定為一體;四道周向肋板B(303)圍繞圓管形機殼(301)的中心線等角距分布,且相鄰兩道周向肋板B(303)之間留設有一個安裝豁口;圓環形滑座(304)可滑動地裝配于圓管形機殼(301)的內側面,且圓環形滑座(304)位于四道周向肋板B(303)的后方;四個液壓千斤頂(305)的座體均垂直固定于周向肋板A(302)的后端面,且四個液壓千斤頂(305)的座體一一對應地貫穿四個安裝豁口;四個液壓千斤頂(305)的頂頭均與圓環形滑座(304)的前端面固定;液壓泵站(306)固定于圓管形機殼(301)的內側面,且液壓泵站(306)分別與四個液壓千斤頂(305)連通;
每組支護管片均包括一個底部支護管片(401)、兩個側部支護管片(402)、一個頂部支護管片(403);
步驟S2:對塌方體進行反壓加固,并在塌方體的后方選定作業位置,然后在作業位置布置作業平臺;
步驟S3:在作業平臺上將頂進軌道(1)、頂進反力架、頂進機頭進行吊裝拼接;具體吊裝拼接過程如下:先將箱形框架(201)的前下橫梁前側面與頂進軌道(1)的后端面對接固定,再將圓管形機殼(301)可滑動地支撐于頂進軌道(1)上,然后將圓管形機殼(301)可滑動地套設于支撐圓管(202)的外側面;
步驟S4:利用挖掘機的鏈板向前抵住箱形框架(201),由此提供頂進反力;然后,利用液壓泵站(306)驅動四個液壓千斤頂(305)同步伸長,四個液壓千斤頂(305)向后推動圓環形滑座(304);待圓環形滑座(304)向后抵住支撐圓管(202)后,四個液壓千斤頂(305)向前推動周向肋板A(302),使得圓管形機殼(301)在塌方體中切土前進,由此使得土體進入圓管形機殼(301)內;
步驟S5:待四個液壓千斤頂(305)完成一個頂程后,利用液壓泵站(306)驅動四個液壓千斤頂(305)同步回縮,四個液壓千斤頂(305)向前帶動圓環形滑座(304),使得圓環形滑座(304)與支撐圓管(202)之間形成安裝空隙;然后,利用一組支護管片在安裝空隙內拼接形成一個支護管節,并將該支護管節的后端面與支撐圓管(202)的前端面對接固定;然后,人工開挖圓管形機殼(301)內的土體,并利用出土小車將土體運出;
步驟S6:待圓管形機殼(301)內的土體全部運出后,利用液壓泵站(306)驅動四個液壓千斤頂(305)同步伸長,四個液壓千斤頂(305)向后推動圓環形滑座(304);待圓環形滑座(304)向后抵住前次拼接形成的支護管節后,四個液壓千斤頂(305)向前推動周向肋板A(302),使得圓管形機殼(301)在塌方體中切土前進,由此使得土體進入圓管形機殼(301)內;
步驟S7:待四個液壓千斤頂(305)完成一個頂程后,利用液壓泵站(306)驅動四個液壓千斤頂(305)同步回縮,四個液壓千斤頂(305)向前帶動圓環形滑座(304),使得圓環形滑座(304)與前次拼接形成的支護管節之間形成安裝空隙;然后,利用下一組支護管片在安裝空隙內拼接形成下一個支護管節,并將該支護管節的后端面與前次拼接形成的支護管節的前端面對接固定;然后,人工開挖圓管形機殼(301)內的土體,并利用出土小車將土體運出;
步驟S8:循環執行步驟S6~步驟S7,直至圓管形機殼(301)向前頂穿塌方體;此時,各個支護管節共同連接形成圓管形救援通道,救援人員利用圓管形救援通道救出被困人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恒信有源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恒信有源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1941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