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浮橋架設的汽艇線型設計方法及汽艇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14340.4 | 申請日: | 2022-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122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0 |
| 發明(設計)人: | 樊濤;范文久;呂烈彪;盧鵬宇;董澤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71/00 | 分類號: | B63B71/00;B63B1/08;B63B1/06;B63B3/14;B63B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雷紹寧 |
| 地址: | 201913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浮橋 架設 汽艇 線型 設計 方法 | ||
1.一種用于浮橋架設的汽艇線型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汽艇的艏部設置具有入水角的入水曲面;所述入水曲面的選取方法為:在所述汽艇的中縱剖面上,所述汽艇的側投影線與水線在艏部形成交點,在側投影線上的所述交點上部選取一點作為截取點;在所述截取點處設置截面,所述截面將初始的入水曲面分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截面與初始的入水曲面的下半部分連接后作為新的入水曲面;
在汽艇的舯部設置濕艙曲面,所述濕艙曲面的選取方法為:在汽艇舯部的中縱剖面上設置豎向的第一定位線,所述第一定位線傾斜設置;以所述第一定位線作為中心軸線,以第一長度為半徑繞所述第一定位線旋轉一周形成濕艙曲面;
在汽艇的艉部設置內流道曲面,所述內流道曲面的選取方法為:在汽艇艉部選取第二定位線,所述第二定位線沿汽艇的長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定位線依次包括直線段和曲線段,所述直線段的始端設于汽艇艉部,所述直線段的末端與所述曲線段的始端連接,所述曲線段的末端向下彎曲后延伸至汽艇的底部;以所述第二定位線作為中心軸線,以第二長度為半徑繞所述第二定位線旋轉一周形成內流道曲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橋架設的汽艇線型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選取一點作為截取點包括:
在側投影線上的所述交點上部任一點處選取截取點,基于所述截取點的位置,設置截面;
計算所述截面的底邊至水線的距離,并驗算所述距離:在所述距離為汽艇的吃水深度的1/3倍至2/3倍時,所述截面的位置滿足要求,確定所述截面的位置;在所述距離小于汽艇的吃水深度的1/3倍或者大于汽艇的吃水深度的2/3倍時,重新選取所述截取點及所述截面,并再次驗算所述截面,直至所述截面底部至水線的距離為汽艇的吃水深度的1/3倍至2/3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浮橋架設的汽艇線型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線的確定方法包括:
根據汽艇的船型及設計要求,確定初始水線;
根據汽艇上的設備與汽艇的船型,計算汽艇的重量及重心;
根據汽艇的重量及重心,調整初始水線的位置,以使汽艇在調整后的水線位置處重力和浮力平衡,確定水線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浮橋架設的汽艇線型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流道曲面的個數為兩個,兩個所述內流道曲面關于中縱剖面對稱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浮橋架設的汽艇線型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流道曲面垂直于中心軸線的截面為圓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浮橋架設的汽艇線型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線和所述第二長度的設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基于汽艇的船型確定所述第二長度,基于所述第二長度確定所述內流道曲面的截面半徑,基于所述水線位置和所述截面半徑確定所述直線段在汽艇高度方向上的位置;
基于汽艇的船型和截面半徑確定每個所述內流道曲面的中心軸線在汽艇寬度方向上與中縱剖面的距離;
獲取所述直線段與所述曲線段的切點位置以及獲取所述曲線段的進口角度,基于所述切點位置和所述進口角度擬合所述曲線段,基于所述直線段和所述曲線段得到所述第二定位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橋架設的汽艇線型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線和所述第一長度的設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所述第一定位線設于汽艇舯部位置,將所述第一定位線從汽艇舯部向汽艇艏部移動10%-30%倍的船長的距離后,確定所述第一定位線的位置;
獲取所述第一定位線的傾斜角度,基于所述傾斜角度將所述第一定位線頂部向汽艇艉部傾斜設置;
基于濕艙內設備的選型確定所述第一定位線的軸向高度及所述第一長度。
8.一種汽艇,其特征在于,包括艏部、舯部和艉部;所述艏部、舯部和艉部按照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浮橋架設的汽艇線型設計方法制作;
所述艏部的入水曲面為所述汽艇的頂推面;
在所述舯部對應所述濕艙曲面的空間內安裝有離心泵;
在所述艉部對應內流道曲面的位置處設有為汽艇提供頂推力的推進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1434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