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人工硬腦膜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210005969.2 | 申請日: | 2022-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884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崔云;宋天喜;朱金亮;何志敏;胡艷麗;吳晶晶;胡剛;仇志燁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精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奧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L27/50 | 分類號: | A61L27/50;A61L27/56;A61L27/18;A61L27/34;A61L27/54;D04H1/7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開陽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姚金金 |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工 腦膜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人工硬腦膜及其制備方法,所述人工硬腦膜包括I型膠原、抗生素和梯度復合層;所述梯度復合層包括朝向腦組織側的致密層和朝向顱骨側的疏松層,且所述I型膠原和所述抗生素分布于所述疏松層內;其中,所述梯度復合層為通過靜電紡絲制得的一體結構;所述致密層和所述疏松層均為聚己內酯纖維膜;所述疏松層的孔徑大于所述致密層的孔徑;在將所述I型膠原、所述抗生素和所述梯度復合層復合后,還對復合后的材料進行交聯(lián)處理,以得到所述人工硬腦膜。本發(fā)明提供的人工硬腦膜具有良好的組織修復性的前提下,其力學性能更佳,可降解且降解產物安全、其降解速度與硬腦膜生成速度更匹配。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生物醫(yī)用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人工硬腦膜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硬腦膜是位于人腦組織表面的一道重要屏障,位于顱骨之下,覆蓋于腦組織和脊柱之上,是一種厚而堅韌的雙層膜,主要作用是保護大腦,防止腦脊液滲漏、維持腦神經穩(wěn)定。惡性腫瘤硬腦膜轉移、腫瘤侵犯以及術中切除受累等是造成硬腦膜損傷的主要原因,同時硬腦膜損傷的患者常伴有廣泛的腦腫脹,導致患者的硬腦膜缺損,甚至引發(fā)顱內感染、腦膨出、癲癇等嚴重并發(fā)癥,因此及時、有效的修復缺損的硬腦膜組織,能夠避免上述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少住院時間和成本。目前,常采取硬腦膜重建的方法,將人工腦膜補片用于覆蓋腦膜缺損部位,保持顱腦穩(wěn)定,誘導周邊正常腦膜細胞在腦膜補片上生長并向內遷移,分泌膠原及糖類,以形成新生硬腦膜。
理想的人工硬腦膜材料具有以下特點:(1)安全無毒,無炎癥反應,不傳播病毒性疾病;(2)組織相容性好,無免疫反應;(3)柔性好,細胞粘附性能好;(4)防滲漏性好;(5)無腦組織粘連;(6)可吸收性,新生腦組織形成的同時,人工硬腦膜應逐漸降解吸收;(7)便于手術操作。
近年來,常用的人工硬腦膜的不可吸收材料,如滌綸硅橡膠、膨脹體聚四氟乙烯等,這類材料因具有惰性可防止腦組織粘連,但也同樣因其惰性而不可降解,存在二次取出的風險。而可用于人工硬腦膜的可吸收材料,同樣存在降解速度與硬腦膜生成速度不匹配,會造成腦脊液滲漏的情況發(fā)生;而且降解產物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較差,會產生局部炎癥反應,對腦組織產生刺激甚至誘發(fā)癲癇等。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人工硬腦膜及其制備方法,該人工硬腦膜具有良好的組織修復性的前提下,其力學性能更佳,可降解且降解產物安全、其降解速度與硬腦膜生成速度更匹配。
第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人工硬腦膜,
所述人工硬腦膜包括I型膠原、抗生素和梯度復合層;
所述梯度復合層包括朝向腦組織側的致密層和朝向顱骨側的疏松層,且所述I型膠原和所述抗生素分布于所述疏松層內;其中,所述梯度復合層為通過靜電紡絲制得的一體結構;
所述致密層和所述疏松層均為聚己內酯纖維膜;所述疏松層的孔徑大于所述致密層的孔徑;
在將所述I型膠原、所述抗生素和所述梯度復合層復合后,還對復合后的材料進行交聯(lián)處理,以得到所述人工硬腦膜。
優(yōu)選地,所述致密層的孔徑為3~5μm,所述致密層的纖維直徑為0.1~1μm。
優(yōu)選地,所述疏松層的孔徑為15~25μm,所述疏松層的纖維直徑為5~10μm。
優(yōu)選地,所述I型膠原和所述抗生素的質量比為(10~30):1。
優(yōu)選地,所述抗生素為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或鹽酸萬古霉素。
優(yōu)選地,所述致密層與所述疏松層的厚度之比為1:(2~5)。
優(yōu)選地,所述交聯(lián)處理時所用的交聯(lián)液濃度為2~30mmol/L,所述交聯(lián)液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和N-羥基琥珀酰亞胺的水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精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奧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奧精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奧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059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