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包括多件式的框架的三輪的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180043877.7 | 申請日: | 2021-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8032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S·奧古斯丁;R·伯賓格;G·舒施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馬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K5/02 | 分類號: | B62K5/02;B62K5/1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閆娜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括 多件式 框架 三輪 車輛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1),尤其是負載車,所述車輛包括多件式的框架、單輪(11)和輪對,輪對包括彼此間隔開的兩個輪(12、13),其中,所述單輪(11)與框架的第一框架部分(14)連接,并且所述輪對的兩個輪(12、13)在框架的第二框架部分(15)上圍繞共同的軸線可轉動地支承,其特征在于,第一框架部分(14)和第二框架部分(15)通過至少一個鉸鏈(21、22、23)連接并且相互圍繞樞轉軸線(X)可轉動,所述樞轉軸線通過所述至少一個鉸鏈確定,其中,樞轉軸線(X)伸展通過單輪(11)的接觸點(A)。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三輪的車輛、尤其是負載車,其具有多件式的并且尤其是分成兩部分的框架,所述框架的各框架部分通過至少一個鉸鏈連接,并且所述框架的至少一個鉸鏈確定樞轉軸線,各框架部分圍繞所述樞轉軸線相對于彼此或相互可樞轉。
背景技術
負載自行車在當今并且在用于個人交通的新的構想和解決方案的必要性的背景下越來越流行。對于所述負載自行車或一般地對于三輪的車輛因此在現有技術中已經已知許多實現方案。
例如存在兩輪和三輪的負載自行車,其中,在三輪的負載自行車中,包括兩個輪的輪對可以在前面或在后面設置。算作這樣的負載車或一般地算作這樣的三輪的車輛的不僅是單純通過踏板驅動的自行車而是同樣還有通過電的驅動輔助機械的驅動的電動自行車,但也還有例如僅通過馬達驅動的其他三輪的車輛。
然而包括多個輪的負載車、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通常長、重并且難以轉向。特別是當附加地攜帶負載時,則可能出現,所述負載作為運動的質量在車輛旁或上作用并且抵制轉向運動,這可以導致臨界的至危險的并且不可控的轉向操縱和因此事故。
除了困難的轉向,所述框架可以通過運動的質量在負載變換中處于振蕩中,這在長時間上會導致框架的剛度和穩定性的負擔,從而可能出現框架折斷。
出于該不利的并且對于許多駕駛員出乎意料的特性得出,在現有技術中已知的負載車或三輪的車輛對于習慣于通常的自行車的駕駛員不直觀可操作。對應地,在負載車可以可靠地運動之前或在負載車應該在交通中運動之前,許多駕駛員首先需要一定的習慣和訓練。
在包括在前端上的兩個輪或輪對的自行車中,部分地需要耗費的軸轉向。包括在后面的兩個輪或輪對的負載車的變型、例如常規的“人力車”經常剛性地實施,從而自行車的框架不可以傾斜到曲線中。
然而也存在三輪的車輛的變型,其中整個框架或所述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尤其是前面的部分側向可樞轉并且由此在轉彎行駛時可以傾斜到曲線中,這原則上應該能夠實現較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并且較動態的行駛方式并且也對應于“正常的”自行車的特性。
包括至少部分地可樞轉的框架的這樣的車輛例如由文件DE 10 2014 113 710A1、DE 10 2016 115 803 A1、EP 3 205 564 B1、DE 10 2016 120 697 B4、FR 3 020 335B1、JP 5995434 B2、KR 101197628、US 3,605,929 A、US 6,104,154 A和WO 2011/107674A1已知。
當然在已知的解決方案中通過相應的構造的樞轉導致,在傾斜到曲線中時側向的力可以作用在前輪上,通過所述力,前輪從其道路轉向,從而前輪相對于其在先的軌跡相對于在后橋上的輪對(后輪)錯開,這不利地影響轉向特性。
此外通過樞轉經常產生到前輪上的杠桿作用,通過所述杠桿作用,前輪在轉彎行駛時被向下擠壓,這提高框架或框架的可樞轉的前面的部分傾倒的可能性。杠桿作用或通過杠桿作用引起的力此外依賴于加負荷,從而車輛的特性依賴于加負荷或依賴于運動的質量可以強烈改變,這使得車輛附加地不可計算。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任務是,克服上面提到的缺點并且提供一種三輪的車輛,其具有類似常規的自行車的行駛特性并且能夠實現到曲線中的傾斜。
該任務通過按照權利要求1的特征組合解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馬股份公司,未經寶馬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8004387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