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2121279007.3 | 申請日: | 2021-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95423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鄭龍;樊鳳梅;高懿慈;楊思更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2 | 分類號: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塊 | ||
本申請提供的光模塊,包括電路板、光源、硅光芯片、光纖帶與光纖連接器,光源用于產生光束;硅光芯片設于電路板上,包括光輸出波導,用于將光束調制成信號光;光纖帶包括第一光纖、第二光纖與第三光纖,光源通過第三光纖與硅光芯片連接,硅光芯片通過第一光纖、第二光纖與光纖連接器連接,以實現光的收發。第一光纖與硅光芯片耦合連接時,光輸出波導的出光面與第一光纖的光纖端面之間存在間隙,易造成光輸出波導的光回損,本申請將光輸出波導的出光面與第一光纖的光纖端面之間形成銳角,并在光纖端面朝向出光面的一側增設增透膜,信號光并不會在光纖端面處發生反射,從而有效降低了硅光芯片光接口處的光回損,提高了光模塊的傳輸性能。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光纖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模塊。
背景技術
隨著云計算、移動互聯網、視頻等新型業務和應用模式發展,光通信技術的發展進步變的愈加重要。而在光通信技術中,光模塊是實現光電信號相互轉換的工具,是光通信設備中的關鍵器件之一,并且隨著光通信技術發展的需求光模塊的傳輸速率不斷提高。
現有的光模塊通常可以包括:用于產生光信號的光源、實現光電轉換功能的硅光芯片、與該硅光芯片耦合連接的光纖帶、與光纖帶耦合連接的光接口,光纖帶可以向該硅光芯片輸入光信號,還可以接收由硅光芯片輸出的光信號。硅光芯片與光纖帶耦合時,硅光芯片的光接口、與硅光芯片耦合的光纖帶端面、與光源耦合的光纖帶端面、光接口端面等處都會存在反射,導致光模塊的光回損超標,影響光模塊的傳輸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光模塊,以解決目前光模塊內各器件之間的光接口處存在反射,導致光模塊的光回損超標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光模塊,包括:
電路板;
光源,用于產生光束;
硅光芯片,設置于所述電路板上,包括光輸出波導;用于將所述光束調制成信號光,并通過所述光輸出波導將所述信號光發射出去;
光纖帶,包括第一光纖、第二光纖與第三光纖,所述第一光纖的一端與所述光輸出波導的出光面耦合連接,所述光輸出波導的出光面與所述第一光纖的光纖端面之間存在間隙,所述光輸出波導的出光面與所述第一光纖的光纖端面之間形成銳角,且所述光纖端面朝向所述出光面的一側設置有增透膜;所述第二光纖的一端與所述硅光芯片的入光口耦合連接,以實現光的接收;所述光源通過所述第三光纖與所述硅光芯片連接;
光纖連接器,與所述第一光纖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光纖的另一端連接。
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光模塊,包括:
電路板;
光源,用于產生光束;
硅光芯片,設置于所述電路板上,包括光輸入波導;用于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
光纖帶,包括第一光纖、第二光纖與第三光纖,所述第一光纖的一端與所述硅光芯片的出光口耦合連接,以實現光的發射;所述第二光纖的一端與所述光輸入波導的入光面耦合連接,所述光輸入波導的入光面與所述第二光纖的光纖端面之間存在間隙,所述光輸入波導的入光面與所述第二光纖的光纖端面之間形成銳角,且所述光輸入波導的入光面朝向所述第二光纖的一側設置有增透膜;所述光源通過所述第三光纖與所述硅光芯片連接;
光纖連接器,與所述第一光纖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光纖的另一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12790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尾部風壓監控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可更換爆珠的柳葉型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