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茶葉提香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74509.3 | 申請日: | 2021-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237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金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市天香茶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12;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葉 制備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茶葉提香制備工藝,屬于茶葉生產技術領域,其具體工藝過程是先將采摘后的茶葉在室內陰涼環境中進行自然萎凋,再經過殺青和揉捻處理,并在揉捻的過程中加入陳皮粉末,最后經過烘干提香處理之后得到成品,本發明的茶葉制備工藝是在揉捻機的作用下使得茶葉揉捻成卷條狀,并將陳皮粉末包裹在卷條狀的茶葉當中,并通過烘干使得茶葉體積收縮,以便于包裹后不會輕易的灑落,而茶葉表面多余的陳皮粉末通過振篩灑落,使得茶葉既具有陳皮的功效,也可以保證茶葉表面不會看到較多的粉末,提升茶葉的品質,同時茶葉泡開之后,陳皮粉末會混合在茶水中不被過濾掉,在喝下之后有利于消化吸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一種茶葉提香制備工藝,屬于茶葉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茶是中國的傳統飲料,中國茶飲料市場自1993年起步,2001年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2002年,全國茶飲料的總產量接近300萬噸,2007年,這一數字已超過500萬噸。隨著茶飲料產品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和產品市場定位的不斷細化,生產企業和消費市場對茶飲料原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般要求原料具有較好的浸出速度、產品得率比較高等加工特性;同時對茶葉的風味、品質及穩定性,茶葉的加工工藝、成本不高,茶鮮葉是否適合機械化采摘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現有的茶葉的制作流程大都包含采摘、殺青、揉捻、烘干這幾個步驟,采用此方法加工出來的風味口感比較單一,為了增加茶葉的口感和功效,通常會在茶葉制備完成之后,向干茶葉中增加中草藥或者其它干果片成分,但由于茶葉和其它成分是分開存放,只是根據需要的量進行混合,一旦混合的量變多,都會導致茶葉當中其它成分的分布不均勻,從而影響泡茶的口感,而且現有茶葉香度也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而提供一種茶葉提香制備工藝。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茶葉提香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采摘新鮮合格的茶葉,隨后在室內陰涼環境中將茶葉平鋪攤放進行自然萎凋,平攤的厚度為1~2cm,直至茶葉的含水量為80~85%;
S2:采用殺青機對茶葉進行殺青,殺青的茶葉溫度控制在90~100℃,殺青時間為3~6min;
S3:將殺青后的茶葉攤開冷卻至常溫,隨后將茶葉均勻的灑在揉捻機中,并對其進行輕揉10~15min,直至葉片的成條率達到90%以上,同時在揉捻的過程中將陳皮粉末加入茶葉中,揉捻完成后對茶葉進行振篩處理;
S4:將振篩后的茶葉攤放在溫度為100~110℃的烘干機中烘干20~25min,茶葉攤開厚度為2~3cm,并用揮發的提香劑對茶葉進行提香,烘干后的茶葉含水量控制在6%以下。
優選的,在步驟S3中,將茶葉灑在揉捻機之前,先用紗布將茶葉包裹成團,并將其按在具有條狀凸棱的平板上以無序的方向反復翻滾揉搓10~15min。
優選的,翻滾揉搓的頻率為25~30次/min,每揉搓2~3min后將包裹茶葉的紗布打開,并將內外的茶葉翻轉打散,隨后綁緊紗布再次翻滾揉搓直至結束。
優選的,在步驟S3中,揉捻機揉捻茶葉的方向始終保持一致。
優選的,在步驟S3中,陳皮粉末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橘子皮用鹽水洗凈后進行粉碎,并將其置于蒸餾水中熬煮蒸餾;
(2)將熬煮后的橘子皮過濾并經過壓榨處理,再進行烘干研磨成粉。
優選的,在步驟S4中,提香劑是通過收集熬煮蒸餾橘子皮產生的蒸汽,經冷卻、提純制得,并且對提香劑加熱形成揮發蒸汽在茶葉烘干前3~5min導入其表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市天香茶葉有限公司,未經紹興市天香茶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745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