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橋梁梁底病害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69896.1 | 申請日: | 2021-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934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韓曉健;朱利明;譚磊;劉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大交通科學研究院(滁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10 | 分類號: | E01D19/10;E01D22/00;G06T7/00;G06V20/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張力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橋梁 病害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橋梁梁底病害檢測方法,包括步驟1、在橋底鋪設若干鋼絲軌道,搭建滑動云臺;步驟2、將拍攝相機固定在云臺上并隨云臺滑行,采集橋梁底部圖像;步驟3、識別橋底圖像中橋底病害和出現病害的部位。本發明通過在橋底鋪設多條鋼絲軌道,搭建滑動云臺,將拍攝相機固定在云臺上,云臺通過測繩沿鋼絲軌道進行定量滑行,通過遙控裝置或錄像快速采集橋梁底部圖像。將獲得的橋底圖像通過基于AI的圖像識別技術識別處橋底常見病害的和出現的病害部位。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橋梁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橋梁梁底病害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橋梁是公路、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橋梁長期工作過程中,會發生各種損傷,給橋梁的安全帶來了重大隱患。為及時發現和排除橋梁的損傷,掌握橋梁構件安全狀態,需要定期對橋梁進行養護。需通過各種橋梁檢測及普查,采集橋梁損傷病害信息,并分析病害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制定維修方案,對橋梁安全運行有重要意義。
目前橋梁病害的檢測方法主要通過現場人工檢測或者借助梁檢測車等檢測設備搭載人員接近橋梁,依靠人眼目測檢查橋梁缺陷、病害。由于橋梁下部往往是航道、鐵路、公路等交通道路,橫跨在這些道路上的橋梁往往是主跨,是橋梁的重要部分,而梁底部由于長期荷載作用,極易發生混凝土開裂,鋼材銹蝕,混凝土剝落等病害,如何方便地檢測梁底部的這些病害一直是橋梁檢測的一個難題。
由于橋梁構件橋梁底部往往沒有天然的工作平面,傳統的檢測方法多采用大型橋梁檢測車人工拍照檢測或者拼接立桿架設相機進行拍攝來獲取橋梁底部圖像,對橋梁安全性進行檢測。但這類傳統方法將檢測成本高,效率低,自動化程度低。
近年來基于無人機平臺的檢測方法開始用于橋梁的檢測,但是,由于無人機在橋下飛行時,會遇到無信號,以及相機無法對頂部進行拍攝,導致無人機無法對梁底進行外觀檢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橋梁梁底病害檢測方法,克服橋梁底部所處環境的局限性,通過鋼絲滑軌和吊籃式拍攝云臺對梁底進行拍攝,獲得梁底的圖像,并對這些圖像進行識別,檢查出病害的類型及位置,解決了長期以來橋梁底部病害檢測工作的難題,可降低檢測成本,提高檢測效率。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橋梁梁底病害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在橋底鋪設若干鋼絲軌道,搭建滑動云臺;
步驟2、將拍攝相機固定在云臺上并隨云臺滑行,采集橋梁底部圖像;
步驟3、識別橋底圖像中橋底病害和出現病害的部位。
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上述的步驟1在橋墩上布設若干鋼絲軌道,將滑輪底座固定于橋墩承臺并安裝滑動云臺,具體包括:
步驟11、根據相機鏡頭的焦距f,相機像素w和軌道至橋面底部的距離d來確定鋼絲軌道間距B;
步驟12、在橋墩部位將鋼絲下放至橋梁兩端,根據軌道間距B,將滑輪塊2固定于橋墩平臺,將鋼絲套入水平滑輪及支架,并通過鋼絲錨板和防脫錨具固定鋼絲;
步驟13、將云臺通過云臺支架采用吊籃式和對稱布置設置在鋼絲軌道上。
采用單相機時,所述鋼絲軌道間距為:
采用雙相機時,則鋼絲軌道間距為:
上述的步驟1所述鋼絲設有編號和長度標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大交通科學研究院(滁州)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工大交通科學研究院(滁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698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安全開關的液體泵
- 下一篇:一種提取純度高的細胞分離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