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香椿粉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1542635.0 | 申請日: | 202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454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積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積中 |
| 主分類號: | A23L27/14 | 分類號: | A23L2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清科睿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989 | 代理人: | 朱紅濤 |
| 地址: | 050025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香椿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香椿粉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具體涉及調味料制備領域。所述方法包括清洗、烘干、粉碎、在烘干得香椿粉。本發(fā)明制備的香椿粉可用于調味料的制備。本發(fā)明制備的香椿粉制備采用新鮮的香椿葉制備而成,制備的過程不添加任何其他的成分,所以制備的香椿粉干凈、純天然、無添加劑;本發(fā)明制備香椿粉的方法簡單,可用于工業(yè)化大生產。本發(fā)明制備的香椿粉不僅僅可以用于單獨的食用,還可以與其他的調料進行配伍制備成香椿調味料,增加調味料的口感,豐富調味料的種類。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調味料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香椿粉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香椿(學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樁頭、大紅椿樹、椿天等,在安徽地區(qū)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層皮,又稱椿白皮,原產于中國,分布于長江南北的廣泛地區(qū),為楝科。落葉喬木,雌雄異株,葉呈偶數羽狀復葉,圓錐花序,兩性花白色,果實是橢圓形蒴果,翅狀種子,種子可以繁殖。樹體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園林綠化的優(yōu)選樹種。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發(fā)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肴。它不僅營養(yǎng)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香椿葉厚芽嫩,綠葉紅邊,猶如瑪瑙、翡翠,香味濃郁,營養(yǎng)之豐富遠高于其它蔬菜,為宴賓之名貴佳肴。
香椿頭含有極豐富的營養(yǎng)。據分析,每100克香椿頭中,含蛋白質9.8克、含鈣143毫克、含維生素C115毫克,都列蔬菜中的前茅。另外,還含磷135毫克、胡蘿卜素1.36毫克,以及鐵和B族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
香椿含鈣、磷、鉀、鈉等成分。有補虛壯陽固精、補腎養(yǎng)發(fā)生發(fā)、消炎止血止痛、行氣理血健胃等作用。凡腎陽虛衰、腰膝冷痛、遺精陽痿、脫發(fā)者宜食之。
香椿中含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具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作用,對不孕不育癥有一定療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稱。香椿是時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揮發(fā)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香椿的揮發(fā)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可用治蛔蟲病。香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并有潤滑肌膚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
《日華子本草》指出,香椿能”止泄精尿血、暖腰漆、除心腥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氣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風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甚,生研服;蛇犬咬并惡瘡,搗敷”。
香椿是一個很好的食物,可用于制作香椿炒雞蛋、香椿竹筍、香椿拌豆腐、潦香椿、煎香椿餅、椿苗拌三絲、椒鹽香椿魚、香椿雞脯、香椿豆腐肉餅、香椿皮蛋豆腐、香椿拌花生、涼拌香椿、腌香椿、冷拌香椿頭。過了香椿的季節(jié)以后,再食用就比較困難,而且市面上未有用香椿粉與其他調料混合的調味料。
發(fā)明內容
為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香椿粉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以解決現(xiàn)有香椿只能新鮮食用,不能長久保存,不能用于調味料的配制等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提供的一種香椿粉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清洗
在開春季節(jié),采摘新鮮的香椿葉,用自來水進行清洗干凈;
步驟二,烘干
將步驟一洗干凈的香椿葉,放于烤箱烘干,24-48h翻面,烘干至水分不高于10%;
步驟三,粉碎
將烘干的香椿葉進行粉碎處理,粉碎后的香椿粉過篩處理;
步驟四,香椿粉烘干后處理
將香椿粉再次烘箱烘干,至水分降為4-8%,即得香椿粉。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一中,采摘的香椿葉摘除有毒的香椿底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積中,未經高積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426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