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顆粒物實時監控和揚塵行為分析方法、系統、設備及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08077.6 | 申請日: | 2021-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633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徐潛;鄭勤奮;張曉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柏美迪康環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20/52 | 分類號: | G06V20/52;G06V10/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崔巍 |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普陀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顆粒 實時 監控 揚塵 行為 分析 方法 系統 設備 介質 | ||
本發明涉及顆粒物實時監控和揚塵行為分析方法、系統、設備及介質。所述顆粒物的實時監控方法包括:利用至少一個第一光源,在待監控區域內以預設的第一光強度提供可測光信號;利用至少一個第一采集儀,于一段時間內連續采集來自對應的至少一個第一光源的、并經過待監控區域中的至少部分區域后的可測光信號,經過待監控區域中的至少部分區域后的可測光信號具有第二光強度;利用電子設備,根據可測光信號的第一光強度和第二光強度,確定于待監控區域中存在的揚塵行為。本發明采用光學的手段實現了與污染發生同步的實時監測,有效避免監測時環境因素的影響,并同步提供舉證信息,提高監測設備運行穩定性;同時對揚塵行為實現實時捕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保領域,特別是涉及顆粒物實時監控和揚塵行為分析方法、系統、設備及介質。
背景技術
近年,鋼鐵行業推進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對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控制設施進行了大范圍的升級改造,同時要求全面加強自動監控、過程監控和視頻監控設施建設。無組織排放顆粒物占比超過50%,無組織粉塵排放呈現點、線、面源等復雜的擴散方式,具有陣發性、間歇性、爆發集中、瞬間濃度大,易受物料特性、氣象條件、生產工藝、操作方式和氣流擾流影響等特點,造成其評估監測的難度較大。政策要求料場出入口、焦爐爐體、燒結環冷區域、高爐礦槽和爐頂區域、煉鋼車間頂部等易產塵點,應安裝高清視頻監控設施。在廠區內主要產塵點周邊、運輸道路兩側布設空氣質量監測微站點,監控顆粒物等管控情況。實際操作過程中,主要采用顆粒物濃度監測儀定點地對主要產塵點進行實時監控,運行過程中出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1)顆粒物監測與產生過程發生不同步,產塵點發生顆粒物散發后,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擴展至顆粒物監測設備的位置,即監測到污染時污染已經擴散并嚴重影響了周圍的環境;
2)顆粒物監測受氣象參數影響較大,例如當設備處于上風向時,不容易監測到產塵點顆粒物的散發;
3)顆粒物監測設備運行穩定性受環境影響較大,例如顆粒物濃度較高容易造成采樣監測通道堵、工藝或其他操作產生的振動會對監測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等。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顆粒物實時監控和揚塵行為分析方法、系統、設備及介質,以解決現有技術顆粒物產生過程與顆粒物監測不同步,產塵點顆粒物的散發檢測難以及顆粒物監測不準確、時效性弱等缺陷,實已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顆粒物實時監控和揚塵行為分析方法、系統、設備及介質,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顆粒物產生過程與顆粒物監測不同步,且不容易監測到產塵點顆粒物的散發及顆粒物監測不準確、時效性弱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顆粒物的實時監控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顆粒物的實時監控系統,所述系統被配設于待監控區域,所述系統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光源、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光源對應設置的至少一個第一采集儀、以及用于后端分析的電子設備,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光源,在所述待監控區域內以預設的第一光強度提供可測光信號;
利用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采集儀,于一段時間內連續采集來自對應的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光源的、并經過所述待監控區域中的至少部分區域后的所述可測光信號,經過所述待監控區域中的至少部分區域后的所述可測光信號具有第二光強度;
利用所述電子設備,根據所述可測光信號的所述第一光強度和所述第二光強度,確定于所述待監控區域中存在的揚塵行為。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系統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光源、以及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光源對應設置的至少一個第二采集儀,并且所述方法還包括:
利用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光源,在所述待監控區域內提供激光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柏美迪康環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柏美迪康環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0807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