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持久抗菌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497381.5 | 申請日: | 2021-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452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沈蓉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阿里郎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25/34 | 分類號: | A01N25/34;A01N33/12;A01N59/16;A01P1/00;C08F226/02;C08F220/06 |
| 代理公司: | 蘇州蘇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77 | 代理人: | 方昊佳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禪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持久 抗菌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高溫持久抗菌劑及其制備方法,涉及抗菌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在制備耐高溫持久抗菌劑時,首先用一碘甲烷和8?氨基?1?辛烯反應制得季銨鹽,進行一次沉積并在季銨鹽聚合沉積的過程中加入丙烯酸制得改性聚合膜,再用正硅酸乙酯進行二次沉積在改性聚合膜上形成多孔硅膠表面,制得復合膜,用硝酸銀溶液浸潤復合膜一側表面后將兩個復合膜被浸潤的表面貼合進行熱壓熔斷,最后包裝成袋制得耐高溫持久抗菌劑。本發明制備的耐高溫持久抗菌劑具有良好的耐高溫持久性和抗菌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抗菌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耐高溫持久抗菌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抗菌劑,是指一類用來防治各類病源微生物引起植物病害的藥劑。對病原微生物有殺死作用或抑制生長作用,抗菌劑一般分為無機抗菌劑,有機抗菌劑和天然抗菌劑。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抗菌劑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滿足抗菌性能的同時要求對人體無毒害且在使用過程中不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或物質,無機抗菌劑利用金屬離子進行,成本高且多數有毒害,有機抗菌劑易水解,受熱易揮發產生有機氣體,天然抗菌劑雖然健康環保但是耐熱性差且殺菌效率低,為在健康環保的同時具備有效的殺菌效果,本發明制得的抗菌劑設計有二氧化碳分子開關的,可識別細菌分解有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并進行殺菌,并具有良好的耐熱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高溫持久抗菌劑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一種耐高溫持久抗菌劑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備步驟:一次沉積,二次沉積,熱壓熔斷,包裝。
作為優化,所述耐高溫持久抗菌劑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備步驟:
(1)一次沉積:將辛烯季銨鹽,丙烯酸和無水乙醇按質量比3:1:10混合均勻,再加入辛烯季銨鹽質量0.01~0.03倍的催化劑,在50~60℃沉積得到0.5~0.8mm厚度平直的沉積膜,再用無水乙醇洗滌3~5次,在60~70℃干燥4~6h,制得改性聚合膜;
(2)二次沉積:將改性聚合膜固定在玻璃板上并進行有機硅沉積液處理,用改性聚合膜質量0.8~1.2倍的有機硅沉積液浸潤表面,用紫外線輻射表面后浸入改性聚合膜質量20~25倍的有機硅沉積液中,在20~30℃下靜置1~2h,將改性聚合膜翻面使未用有機硅沉積液處理面朝上固定在玻璃板上并重復有機硅沉積液處理步驟,再用質量分數10%的氫氧化鈉浸洗20~30min,并依次用純水和無水乙醇洗滌3~5次,在-10~-1℃,5~10Pa的壓力下干燥6~8h,制得復合膜;
(3)熱壓熔斷:用復合膜質量0.3~0.5倍的質量分數10%的硝酸銀溶液浸潤復合膜一側表面,將兩片復合膜被浸潤面貼合進行熱壓,冷卻至10~30℃后用電熱絲熔斷機熔斷,再用1~5℃質量分數8%的碳酸氫鈉溶液沖洗3~5min,用純水洗滌3~5次,在60~70℃干燥6~8h,制得抗菌劑;
(4)包裝:用包裝機將抗菌劑裝入包裝紙中包裝成袋,每袋包裝重量為3~4g,制得耐高溫持久抗菌劑。
作為優化,步驟(1)所述辛烯季銨鹽的制備方法為:將8-氨基-1-辛烯,一碘甲烷和質量分數10%的氫氧化鈉溶液按質量比1:5:3混合均勻,再加入8-氨基-1-辛烯質量0.01~0.03倍的碘化鈉,在30~40℃以500~800r/min攪拌反應4~6h,再加熱至50~60℃并保持20~30min,冷卻至1~5℃進行過濾,用1~5℃質量分數8%的碳酸氫鈉溶液沖洗3~5min,再用1~5℃純水洗滌3~5次,在1~10Pa,-10~-1℃的條件下干燥6~8h,制備而成。
作為優化,步驟(1)所述催化劑由四氯化鈦和三乙基鋁按質量比5:3混合均勻配制而成。
作為優化,步驟(2)所述有機硅沉積液為正硅酸乙酯,質量份數10%的氨水和無水乙醇按質量比1:10:10混合均勻配制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阿里郎陶瓷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阿里郎陶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9738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