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工改造的β-半乳糖苷酶GaLT1及其在水解乳糖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483822.6 | 申請日: | 2021-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499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明(設計)人: | 彭惠;孔慧慧;李藝冰;王煜;吳海芳;高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9/38 | 分類號: | C12N9/38;C12N15/56;C12N15/70;C12N1/21;C12P19/14;C12R1/19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喬恒婷 |
| 地址: | 23060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工 改造 半乳糖 galt1 及其 水解 乳糖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工改造的β?半乳糖苷酶GaLT1及其在水解乳糖中的應用,所述β?半乳糖苷酶GaLT1是在來源于T.scotoductus的野生型β?半乳糖苷酶GaLT0的N端氨基酸序列連接了一個人工改造的雙親短肽序列,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發明β?半乳糖苷酶GaLT1相較于野生型的β?半乳糖苷酶GaLT0的溫度穩定性得到了顯著改善,55℃的半衰期提高10倍;此外,β?半乳糖苷酶GaLT1的牛奶乳糖降解率也明顯提高,55℃、2h內能降解牛奶中95%的乳糖,達到無乳糖奶制品的國家標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人工改造的β-半乳糖苷酶GaLT1及其在水解乳糖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乳糖是一種二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牛奶中乳糖含量十分豐富。部分人群的小腸黏膜的乳糖酶分泌不足甚至不分泌,導致無法有效水解乳糖,該癥狀稱為乳糖不耐癥。目前市場上已出現針對該消費人群的無乳糖奶制品(乳糖含量0.5%,w/w,衛監督發[2007]300 號)。制備這些無乳糖奶制品的常見方法是利用乳糖酶(即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 EC:3.2.1.23)對牛奶中的乳糖進行降解。
β-半乳糖苷酶廣泛分布在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目前,已有兩款商品化的β-半乳糖苷酶,但是價格偏貴、水解時間偏長。例如商品化的黑曲霉來源的β-半乳糖苷酶在55℃實現牛奶中乳糖的徹底降解,需要水解12h(Rosolen et al 2015);商品化的克魯維酵母來源的β-半乳糖苷酶在2℃實現牛奶中乳糖的徹底降解需要24h(Horner et al 2011)。
β-半乳糖苷酶的牛奶乳糖水解分為三種策略。一是低溫(10℃以下)長時間水解。往往是把酶作為食品添加劑添加到牛奶中,利用牛奶的儲存期進行水解。這對酶的食品源來源有很苛刻的要求;二是中溫(37℃左右)水解,該溫度是很多微生物的最佳繁殖溫度,因此酶解全程必須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進行,成本和工藝要求高;三是高溫(55℃以上)短時間水解。該技術可以把固定化酶水解乳糖和巴氏殺菌耦合,工藝二合一,效率也更高;而且酶往往制備為固定化酶,不向牛奶中引入外源蛋白,安全性高。因此,探索高溫β-半乳糖苷酶一直是生產無乳糖奶制品研究的熱點之一。
目前有不少高溫β-半乳糖苷酶的報道,但一些高溫的β-半乳糖苷酶的熱穩定性并不高。例如,Sandra W等報道的β-半乳糖苷酶在最適溫度50℃下的半衰期僅為10min;ArreoLa等報道的β-半乳糖苷酶在最適溫度55℃下的半衰期僅為8min。一些熱穩定性較好的高溫β-半乳糖苷酶的水解活性卻比較低。例如,中國發明專利201210127007.0中的β-半乳糖苷酶在 65-69℃時僅能水解牛奶中80%的乳糖;中國發明專利201510358266.8中的β-半乳糖苷酶在 60℃時僅能水解牛奶中約70%的乳糖。因此,挖掘同時滿足熱穩定性好和乳糖水解率高的高溫β-半乳糖苷酶,對無乳糖奶制品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提高酶的熱穩定性的方法很多,融合雙親短肽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不容易引起酶催化活性的下降。目前雙親短肽的設計方案多種多樣,有不少成功的報道,但是同時也有不少無效甚至更差的報道。例如,中國發明專利201810069643.X中嘗試了7條不同的雙親短肽對一個葡萄糖氧化酶的溫度穩定性的影響,發現有1條雙親短肽會使酶的穩定性變差,其余對酶的穩定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最高的在60℃僅僅孵育30min。中國發明專利2109776686A中報道了在一個脂肪酶的N端分別融合2個不同的雙親短肽,略微提高了酶的熱穩定性。該脂肪酶本身的熱穩定性比較差,半衰期僅25min,雙親肽融合后的酶的半衰期提高到35和45min。雙親短肽的氨基酸的種類和長度都會影響酶的性質,而且沒有一個明顯的規律。這就要求在試驗中,設計多種雙親短肽,通過試驗測試,找到具體某個酶的相對最佳匹配的雙親短肽。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大學,未經安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838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