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門診主診斷錯誤病歷篩選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361737.2 | 申請日: | 2021-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648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冰晴;胡可云;陳聯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嘉和海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335 | 分類號: | G06F16/335;G06F16/36;G16H10/60;G16H5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舒淼 |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區上***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門診 診斷 錯誤 病歷 篩選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門診主診斷錯誤病歷篩選方法和系統,包括:獲取待篩選病歷集合中每個病歷中的所有實體;實體包括:癥狀、疾病和體征;基于每個病歷的主診斷,計算每個病歷下的每個實體的權重值;基于權重值,在待篩選病歷集合中篩選出主診斷錯誤的第一病歷集合;第一病歷集合為每個實體的權重值均小于預設閾值的病歷的集合。本發明緩解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對主診斷錯誤的病歷的篩選準確度較低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病歷篩選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門診主診斷錯誤病歷篩選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病歷系統在醫療機構的迅速普及,大量醫療相關的重要信息以電子形式存儲于醫療信息系統中。經過不斷積累,各種形式的電子化醫療系統產生了體量龐大的醫療大數據。這些數據記錄了臨床醫療中的重要信息。例如,病人的主訴,現病史,檢查檢驗和診斷等。近些年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能夠從電子病歷中挖掘有效信息實現智能醫療的相關應用。其中最常見的應用包括根據病歷內容推薦診斷和治療方案,或者推薦出患者的主診斷和可掛號科室等。
然而醫院內每天門診的就診數量較大,醫生書寫電子病歷的工作量也很大。早期由于缺少病歷內涵質控等原因,很多門診病歷診斷書寫錯誤或不規范,且門診診斷與住院病歷的首頁診斷不同,并沒有經過病案課的編目,所以這些錯誤并沒有被及時地更正。后期使用大數據治理門診歷史病歷時只能根據醫生當時填寫的診斷順序來標記診斷的序號,書寫在第一位的即為本次就診的主診斷。這樣就會導致很多錯誤主診斷與門診病歷描述信息不符合的病歷。目前基于患者的診斷與治療方案推薦應用中,很多應用都是推薦的主診斷與主診斷的治療方案。因此如果將這些主診斷錯誤的病歷做為學習集將會影響到推薦的精準度。
現有技術中有基于聚類方法的錯誤標簽篩選方法,然而因為歷史電子病歷數量龐大且患者的病情信息較為復雜,相似的患者主診斷很可能也會不一樣,因此,聚類的精準度也會較低,進而導致了對主診斷錯誤的病歷的篩選準確度也較低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門診主診斷錯誤病歷篩選方法和系統,以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對主診斷錯誤的病歷的篩選準確度較低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門診主診斷錯誤病歷篩選方法,包括:獲取待篩選病歷集合中每個病歷中的所有實體;所述實體包括:癥狀、疾病和體征;基于所述每個病歷的主診斷,計算所述每個病歷下的每個實體的權重值;基于所述權重值,在所述待篩選病歷集合中篩選出主診斷錯誤的第一病歷集合;所述第一病歷集合為每個實體的權重值均小于預設閾值的病歷的集合。
進一步地,獲取待篩選病歷集合中每個病歷中的所有實體,包括:基于自然語言處理方法,從所述待篩選病歷集合中每個病歷的主訴信息和現病史信息中獲取所述實體。
進一步地,基于所述每個病歷的主診斷,計算所述每個病歷下的每個實體的權重值,包括:通過如下算式計算所述權重值:IMPTNB=log(p(xi=1|yj=1))-log(p(xi=1|yj=0));IMPTNB為所述權重值,log(p(xi=1|yj=1))為出現主診斷yj條件下具有實體xi的對數概率值,log(p(xi=1|yj=0))為不出現主診斷yj條件下具有實體xi的對數概率值。
進一步地,在所述待篩選病歷集合中篩選出主診斷錯誤的第一病歷集合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基于預設相似度算法,從預設病歷庫中確定與目標病歷的相似度超過預設相似度閾值的病歷的集合,得到第二病歷集合;所述目標病歷為所述第一病歷集合中的病歷;判斷所述目標病歷的主診斷與所述第二病歷集合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主診斷是否一致;如果是,則確定所述目標病歷為正常病歷;如果否,則確定所述目標病歷為門診主診斷錯誤病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嘉和海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嘉和海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617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