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星通訊時差定位數據融合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353201.6 | 申請日: | 2021-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338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前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S19/42 | 分類號: | G01S19/4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古波 |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訊 時差 定位 數據 融合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多星通訊時差定位數據融合處理方法,時差定位速度快,精度高。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在得到多星通訊輻射源時差定位數據之后,采用鏡像點剔除模塊,將所有定位點按目標編號進行分類,運用鏡像點剔除算法對定位點分類結果中的鏡像點進行剔除,將非鏡像點輸出到定位點聚合模塊;正常點聚合模塊根據點跡聚合算法進行點跡聚合,生成聚合點,將聚合點輸出到野值點剔除模塊;野值點剔除模塊根據野值剔除算法進行野值點剔除,將非野值點輸出到聚合點濾波模塊;聚合點濾波模塊基于聚合點濾波算法對聚合點跡進行濾波,運用協方差交集算法和k近鄰滑窗最小二乘算法進行融合處理,生成最終的融如合結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目標點跡融合技術領域中的目標跟蹤技術,主要涉及一種機動目標實時監視系統中的點跡數據融合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大誤差的多星通訊時差定位數據的融合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多平臺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時差測量技術的進步,時間差測量技術已經成為現代定位中的主要定位方法。衛星定位技術從衛星的數目上來說,有雙星時差頻差聯合定位,三星時差單獨定位,以及多星時差單獨定位和多星時差頻差聯合定位等等。雙星聯合定位需要同時測量TDO?A和FDO?A,建立聯合的方程組得到目標的位置。三星或者多星定位既可以只測量TDO?A,又可以TDO?A和FDO?A同時測量,根據不同算法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結合方式。每種定位算法都有自身的優缺點,只有做充分的綜合比較才會得到最佳的定位模型與算法。在衛星定位中,以對目標信號的測量為基礎,其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測量包括對目標信號的方向測量、到達不同接收機所需的時問差以及信號傳輸頻率與接收頻率的差值。針對不同的測量內容有不同的測量方法與原理,而無論任何方法和原理目標總是統一的,即最大限度的減小誤差,提高測量精度,以達到提高衛星定位精度的目的。定位中的無源測向體制有很多種,但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信號進入接收機系統時,由于進入角度不同,會導致信號的幅度、相位和到達時間的不同,計量這些幅度、相位和到達時間的不同,就可以得到信號的進入角。因此,從邏輯上講,要測向就需要有多個天線,而且他們在接受信號時,在幅度、相位或者時間上,至少有一處是有差異的。這個差異將被用來計算信號的方向。所以從體制上分,測向無非是比幅法、比相法、時差法和他們的混合方法。在信號傳輸過程中,由于不知道信號發出時間,不可能測得信號由目標達到各接收機所需的絕對時間,因此,只能針對同一信號,比較它們到達不同接收機的時間差來獲取定位計算所需的時差。衛星定位自始至終貫穿著多種多樣的誤差,且有的誤差具有相關性,有的誤差不相關,各自有著各自的特點。概括起來,可以將這些誤差分為兩類,一類是與衛星本身相關的誤差,另一類是信號處理過程中的誤差。衛星本身誤差在與衛星有關的誤差中,包括衛星星歷誤差、衛星星鐘誤差等。由于衛星在實際運行中受到多種攝動力的影響。因此,衛星所給出的位置與真實位置之間必然存在誤差,是為星歷誤差,又稱為軌道誤差。它是一種起始數據誤差,大小取決于衛星定軌系統的質量,如定軌站的數量及其空間分布,觀測值的數量及其精度,軌道計算時所用的軌道模型及定軌軟件的完善程度等。衛星定位是以衛星位置作為己知的基準值,來確定待定點的位置,因此,衛星的星歷誤差嚴重的影響定位精度,也是衛星定位過程的重要的誤差來源。星歷誤差是一種系統誤差,不可能通過多次重復觀測來消除。目前估計與處理衛星的星歷誤差一般比較困難,究其主要原因是:衛星在運行中要受到多種攝動力的復雜影響,而通過地面監測站又難以充分可靠地測定這些作用力,并掌握它們的作用規律。除了上述衛星星歷誤差以及衛星星鐘誤差以外,還有一項與地球相關的誤差避不可免,即目標大地高的誤差,也叫做地球形態誤差。地球表面形態必然會引入誤差,這種誤差屬于系統誤差。在信號傳輸過程就會誤差,主要有電離層的時延誤差和對流層的時延誤差,以及信號傳輸中的多徑效應誤差。當信號到達接收機以后,接收機也會引入一定的誤差,包括接收機的時鐘誤差和位置誤差等。在實際的信號測量中,接收機天線除接收直接來自衛星方向的信號外,還接收到其他如高大建筑、航天飛行器等物體反射回來的信號,因此,接收的信號是直射波和反射波產生干涉后的混合信號。由于直接波和各反射波路徑不同,從而使信號延遲,產生測量誤差,稱為多路徑誤差。很多時候,多路徑誤差是誤差的主要來源。多路徑誤差可視為一種周期誤差,除了上述的主要誤差外,衛星定位的誤差還包括有天線的相位中心位置偏差、計算誤差、地球自轉的影響和潮汐的改正以及電子欺騙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經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532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1S 無線電定向;無線電導航;采用無線電波測距或測速;采用無線電波的反射或再輻射的定位或存在檢測;采用其他波的類似裝置
G01S19-00 衛星無線電信標定位系統;利用這種系統傳輸的信號確定位置、速度或姿態
G01S19-01 .傳輸時間戳信息的衛星無線電信標定位系統,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統]、GLONA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衛星無線電信標定位系統傳輸的信號來確定導航方案
G01S19-39 ..傳輸帶有時間戳信息的衛星無線電信標定位系統,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統], GLONASS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態
G01S19-42 ...確定位置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