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墨攪拌器的氮化硼膜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302823.6 | 申請日: | 2021-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446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余明;朱劉;徐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先導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41/87 | 分類號: | C04B41/87;C08F220/56;C08F222/3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黃詩彬 |
| 地址: | 511517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墨 攪拌器 氮化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石墨攪拌器的氮化硼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01、將硼砂和氯化銨均勻混合后加入有機溶劑中,獲得硼砂氯化銨溶液;
S02、加入丙烯酰胺單體、交聯劑和引發劑,攪拌后得到分散相為硼砂和氯化銨、分散介質為交聯聚丙烯酰胺的溶膠;
S03、將溶膠涂抹在攪拌器表面,對攪拌器進行干燥;
S04、將攪拌器置于反應爐內,通過加熱將聚丙烯酰胺分解成氣體;
S05、提升反應爐內的溫度,向反應爐內通入氮氣或惰性氣體置換反應爐內的氣體,待到反應爐內氣體被完全置換出后,停止通入氮氣或惰性氣體,通入氨氣,保持溫度不變,讓硼砂、氯化銨和氨氣反應;
S06、反應結束后停止通入氨氣,向反應爐內通入氮氣或惰性氣體,等到反應爐溫度降至室溫,停止通入氮氣或惰性氣體,即形成攪拌器的鍍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攪拌器的氮化硼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04中,設定反應爐溫度370~420℃,保溫時間為0.8~1.2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攪拌器的氮化硼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05中,反應爐內的溫度提升至900~950℃,再通入流量為0.8~1.2slm的氮氣或惰性氣體,待到反應爐內氣體被完全置換出后,停止通入氮氣或惰性氣體,通入流量為0.4~0.6slm的氨氣,將溫度控制在900~950℃并保溫6~7小時后,再停止通入氨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攪拌器的氮化硼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01中,所述硼砂的濃度為135~145g/L,所述氯化銨的濃度為15~20g/L。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攪拌器的氮化硼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02中,從硼砂氯化銨溶液中取出90~120ml,加入7~9g丙烯酰胺單體和交聯劑,常溫攪拌至全部溶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攪拌器的氮化硼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聯劑為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所述交聯劑加入的量為0.23~0.25g。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攪拌器的氮化硼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常溫攪拌至全部溶解后,加入引發劑,再放進水浴鍋保溫,水浴鍋設定的最終溫度為85~95℃,設定升溫時間60~80min,升溫完成后,保溫1~1.2小時,得到分散相為硼砂和氯化銨、分散介質為交聯聚丙烯酰胺的溶膠。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攪拌器的氮化硼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劑為過硫酸銨水溶液,所述引發劑加入的量為1~1.5ml。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攪拌器的氮化硼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06中,在攪拌器形成鍍膜后,使用無水乙醇清洗攪拌器,烘干后得到表面鍍氮化硼膜的攪拌槳器。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攪拌器的氮化硼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03中,先采用無水乙醇擦拭攪拌器表面,擦拭干凈后進行晾干,取步驟S02得到的溶膠,均勻涂抹攪拌器表面,持續5~10min,接著將攪拌器置于50~70℃恒溫箱內恒溫干燥2~4小時,除去溶膠內的溶劑,使溶膠在攪拌器的表面定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先導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先導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0282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