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及鑄造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245167.0 | 申請日: | 2021-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27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4 |
| 發明(設計)人: | 姚其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昌縣維斯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8/02 | 分類號: | B22D18/02;B22D2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防撞梁 鑄造 模具設備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包括底座、底模和卸料機構、輔助機構、定位機構;對于本發明設計的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裝置,通過設置的底座、底模和卸料機構,在對成型物料進行卸料工作時,可以對物料進行預卸料工作,在這過程中避免工作人員的手部與物料直接接觸,從提高其卸料工作安全性,通過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的鑄造工藝,輔助機構、定位機構進行配合工作,在保證物料的品質和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提高卸料工作的工作效率,操作簡單、安全可靠,進而提高生產加工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生產制造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及鑄造工藝;
背景技術
20世紀以來,世界汽車年產量先以幾千輛、幾萬輛計,后以千萬輛計,至 1978年已達到4249萬輛左右;汽車工業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制造工業;80年代,世界上20個最大的工業企業中有6個是汽車制造公司;1980年,全世界汽車保有量約為3.35億輛,其中轎車為2.65億輛,貨運汽車和客車為7000萬輛;汽車的生產和使用,涉及的面很廣。
對于汽車前端的防撞鋼梁的生產制造,通常首先通過模具進行壓制成型,之后在對其進行精細加工,在壓制成型后的防撞鋼梁,通常是嵌入在底模中,現有技術下通常是由工作人員用手將其取出,一方面,比較麻煩,給工作人員帶來不便,降低其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這工程中,操作不當可能會對工作人員手部造成損傷,或者對其加工部件造成損傷,工作人員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證,對于其工作經濟效益也具有影響,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及鑄造工藝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及鑄造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包括底座、底模和卸料機構、輔助機構、定位機構;
所述底座中嵌接設置有底模,底座中在底模底端還連接設置有卸料機構,并且卸料機構的邊側位置設置有輔助機構,輔助機構通過定位機構進行鎖緊定位,并且定位機構設置在底座的側壁上。
優選的,所述卸料機構包含有第一活動圓塊、第一連接軸、控制手輪、凸板、連接板、輔助彈簧、擠壓柱、活動槽、支撐體,所述第一活動圓塊活動設置在底座中,并且第一活動圓塊一體成型設置在第一連接軸的一端,第一連接軸插接設置在底座中,并且其另一端焊接設置有控制手輪,所述第一活動圓塊的一側一體成型設置有凸板,凸板中活動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一端活動設置在凸板中,并且端部一體成型等距設置有輔助彈簧,輔助彈簧另一端一體成型設置在凸板中,所述連接板的另一端一體成型設置有擠壓柱,所述擠壓柱活動設置在活動槽中,所述活動槽設置在支撐體的一側,并且支撐體活動設置在底座中,支撐體設置在底模的底端面上。
優選的,所述輔助機構包含有第一活動圓塊、弧形擠壓斜槽、擠壓塊、凹型支撐桿、支撐塊、防護墊、第二連接軸、旋鈕、鎖緊卡槽,所述第一活動圓塊活動設置在底座中,并且第一活動圓塊上設置有弧形擠壓斜槽,所述擠壓塊的一端活動設置在弧形擠壓斜槽中,另一端設置有凹型支撐桿,所述凹型支撐桿的兩端對稱設置有支撐塊,并且支撐塊上設置有防護墊,所述第一活動圓塊設置在第二連接軸的一端,所述第二連接軸插接設置在底座中,并且第二連接軸的另一端設置有旋鈕,旋鈕的一側設置有鎖緊卡槽。
優選的,所述擠壓塊一體成型設置在凹型支撐桿的中心對稱位置上,并且擠壓塊活動設置在弧形擠壓斜槽中一端的端部設置為弧形面。
優選的,所述定位機構包含有固定體、鎖緊卡條、擠壓斜槽、傳動塊,所述固定體一體成型設置在底座的一側,并且設置在旋鈕的邊側位置,固定體中活動設置有鎖緊卡條,所述鎖緊卡條上設置有擠壓斜槽,并且其一端一體成型對稱設置有第一復位彈簧,固定體中在擠壓斜槽的邊側位置活動設置有傳動塊。
優選的,所述傳動塊的一側一體成型設置有凸片,凸片上設置有第二復位彈簧,并且傳動塊靠近擠壓斜槽一端的端面設置為弧形曲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昌縣維斯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新昌縣維斯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451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共享桿塔的天線支架檢修平臺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耐壓超聲波流量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