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及鑄造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245167.0 | 申請日: | 2021-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27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4 |
| 發明(設計)人: | 姚其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昌縣維斯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8/02 | 分類號: | B22D18/02;B22D2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防撞梁 鑄造 模具設備 工藝 | ||
1.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模(2)和卸料機構(3)、輔助機構(4)、定位機構(5);
所述底座(1)中嵌接設置有底模(2),底座(1)中在底模(2)底端還連接設置有卸料機構(3),并且卸料機構(3)的邊側位置設置有輔助機構(4),輔助機構(4)通過定位機構(5)進行鎖緊定位,并且定位機構(5)設置在底座(1)的側壁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機構(3)包含有第一活動圓塊(301)、第一連接軸(302)、控制手輪(303)、凸板(304)、連接板(305)、輔助彈簧(306)、擠壓柱(307)、活動槽(308)、支撐體(309),所述第一活動圓塊(301)活動設置在底座(1)中,并且第一活動圓塊(301)一體成型設置在第一連接軸(302)的一端,第一連接軸(302)插接設置在底座(1)中,并且其另一端焊接設置有控制手輪(303),所述第一活動圓塊(301)的一側一體成型設置有凸板(304),凸板(304)中活動設置有連接板(305),所述連接板(305)的一端活動設置在凸板(304)中,并且端部一體成型等距設置有輔助彈簧(306),輔助彈簧(306)另一端一體成型設置在凸板(304)中,所述連接板(305)的另一端一體成型設置有擠壓柱(307),所述擠壓柱(307)活動設置在活動槽(308)中,所述活動槽(308)設置在支撐體(309)的一側,并且支撐體(309)活動設置在底座(1)中,支撐體(309)設置在底模(2)的底端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機構(4)包含有第二活動圓塊(401)、弧形擠壓斜槽(402)、擠壓塊(403)、凹型支撐桿(404)、支撐塊(405)、防護墊(406)、第二連接軸(407)、旋鈕(408)、鎖緊卡槽(409),所述第二活動圓塊(401)活動設置在底座(1)中,并且第二活動圓塊(401)上設置有弧形擠壓斜槽(402),所述擠壓塊(403)的一端活動設置在弧形擠壓斜槽(402)中,另一端設置有凹型支撐桿(404),所述凹型支撐桿(404)的兩端對稱設置有支撐塊(405),并且支撐塊(405)上設置有防護墊(406),所述第二活動圓塊(401)設置在第二連接軸(407)的一端,所述第二連接軸(407)插接設置在底座(1)中,并且第二連接軸(407)的另一端設置有旋鈕(408),旋鈕(408)的一側設置有鎖緊卡槽(409)。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塊(403)一體成型設置在凹型支撐桿(404)的中心對稱位置上,并且擠壓塊(403)活動設置在弧形擠壓斜槽(402)中一端的端部設置為弧形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機構(5)包含有固定體(501)、鎖緊卡條(502)、擠壓斜槽(503)、傳動塊(504),所述固定體(501)一體成型設置在底座(1)的一側,并且設置在旋鈕(408)的邊側位置,固定體(501)中活動設置有鎖緊卡條(502),所述鎖緊卡條(502)上設置有擠壓斜槽(503),并且其一端一體成型對稱設置有第一復位彈簧,固定體(501)中在擠壓斜槽(503)的邊側位置活動設置有傳動塊(50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塊(504)的一側一體成型設置有凸片,凸片上設置有第二復位彈簧,并且傳動塊(504)靠近擠壓斜槽(503)一端的端面設置為弧形曲面。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卡條(502)和旋鈕(408)上的鎖緊卡槽(409)設置位置相對應、設置組數相同,并且鎖緊卡條(502)的端部形狀與鎖緊卡槽(409)的槽口截面形狀相同,即兩者截面的長度相等、寬度相等。
8.一種如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汽車防撞梁鑄造模具鑄造工藝,其特征在于,該鑄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頂料)在對壓制成型好的防撞鋼梁進行卸料工作時,首先通過卸料機構(3)對其進行初步卸料,即通過控制手輪(303)帶動卸料機構(3)的運轉,將底模(2)連通物料頂出到一定高度;
S2:(物料定位)在第一步操作之后再通過輔助機構(4)對其進行卸料輔助工作,即通過將設置在底座(1)中兩側的支撐塊(405)頂出,與物料的兩端接觸,對于物料進行支撐,緊接著再通過設置的定位機構(5)對輔助機構(4)進行定位,即對物料位置進行定位,最后再反向轉動控制手輪(303),使得底模(2)與物料分離,底模(2)回到初始位置,最后再將物料取出即可,對于物料的卸料工作即可完成,方便、安全,工作效率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昌縣維斯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新昌縣維斯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24516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共享桿塔的天線支架檢修平臺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耐壓超聲波流量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