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乳液薄膜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77265.5 | 申請日: | 2021-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456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13 |
| 發明(設計)人: | 齊寶坤;江連洲;朱建宇;李嘯天;劉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J5/18 | 分類號: | C08J5/18;C08L5/08;C08L91/00;C08K5/132;C08K5/053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李恩慶 |
| 地址: | 15003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乳液 薄膜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乳液薄膜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食品包裝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以天然大豆油體穩定姜黃素乳液,改善姜黃素的穩定性,復合天然可食用生物大分子羧甲基殼聚糖,甘油為增塑劑,并通過溶液流延法制備薄膜,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阻濕阻氧性能。且油體內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植物甾醇、生育酚、類胡蘿卜素和油體蛋白等有益于人體健康的成分,姜黃素同樣提供了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羧甲基殼聚糖具有較強的成膜性、生物相容性、降解性以及抑菌性和無毒性,制備所得薄膜可以應用于食品的包裝及保鮮,延緩產品變質和延長貨架期的作用,確保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乳液薄膜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食品包裝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大豆作為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其脂質主要以甘油三酯(TAG)的形式貯藏在亞細胞結構微粒中,即大豆油體。食品工業中發現大豆油體與預乳化添加劑或生物活性成分的載體一樣有益,在種子中,它們以預乳化油的形式存在,作為天然存在的食品原料,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磷脂、生育酚、植物甾醇和油體蛋白等有益于人體健康的成分,也具有負載疏水性生物活性或芳香化合物的潛力,用作脂溶性食物成分的膠囊,應用在食品、制藥和個人護理產品的開發等方面。大豆油體直徑通常為0.2~0.5μm,結構為TAG被單層磷脂包裹,表面鑲嵌著一些蛋白,油質蛋白的疏水結構域固定在油芯中,而親水性結構域保留在油體表面上,磷脂層的獨特結構促使油體分散在水相中并生成天然水包油乳化體系。
姜黃素是姜黃的一種天然多酚,化學名稱是1,7-雙(4-羥基-3-甲氧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是一種臨床批準的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如抗炎、抗癌、抗凝、抗增殖、抗糖尿病、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然而,由于其生物利用度低、pH值和熱敏感性低、易于氧化和化學降解,姜黃素在制備和儲存過程中可能會因受熱、光照和氧化而失去功能,其應用受到限制。因此為提高姜黃素的穩定性,需要一些新的策略來提供這種化合物并將其摻入薄膜中,可采用大豆油體乳液保護姜黃素,而大多數薄膜只是簡單地將姜黃素添加到薄膜中而無進一步處理。
羧甲基殼聚糖(CMCS)是一種含有氨基和羧基的兩性聚電解質。與殼聚糖在水中的不溶性相反,CMCS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因其具有較強的成膜性、生物相容性、降解性以及抑菌性和無毒性而被廣泛應用于食用薄膜、醫藥等領域,并且CMCS對氣體(CO2和O2)具有選擇滲透性和良好的機械性能。然而,由于它們的親水性導致對水分的阻隔性較差,這限制了CMCS的用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乳液薄膜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的是大豆油體穩定姜黃素乳液復合羧甲基殼聚糖基薄膜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乳液薄膜的制備方法,該方法為:首先采用大豆油體穩定姜黃素乳液,然后復合羧甲基殼聚糖,最后以甘油為增塑劑,通過溶液流延法制備獲得。
進一步限定,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制備大豆油體;
步驟二,將步驟一獲得的大豆油體分散在去離子水中,加入姜黃素混合后均質處理,得到姜黃素乳液;
步驟三,將羧甲基殼聚糖溶解在去離子水中,過濾后加入甘油,攪拌后加入姜黃素乳液,攪拌混合后在超聲波清洗儀中進行脫氣處理,獲得成膜分散體,其中超聲強度為300W,超聲處理時間為3min;
步驟四,采用溶液流延法將步驟三獲得的成膜分散體制備成薄膜,干燥冷卻至室溫后揭膜,并置于恒溫恒濕箱內平衡,獲得乳液薄膜。
進一步限定,步驟一的具體操作過程為:
(1)將大豆置于4℃去離子水中浸泡18h,浸泡后的大豆和去離子水按照料液比1:9混合后在組織破碎機中研磨8min,研磨后的混合物通過三層脫脂紗布除去豆渣,收集濾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農業大學,未經東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7726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