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刃T型刀具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39602.1 | 申請日: | 2021-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793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5 |
| 發明(設計)人: | 何燦;趙曉文;廖正秀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鑫金泉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C5/10 | 分類號: | B23C5/10;B23P15/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特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53 | 代理人: | 孟智廣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福***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刀具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刃T型刀具及其加工方法,其中,該多刃T型刀具包括:刀桿,與刀桿連接的頸部,與頸部連接的切削刀頭。刀桿、頸部和切削刀頭的材質均為硬質合金,頸部與切削刀頭呈T型。切削刀頭上形成有:偶數個均勻分布的切削刃,以及位于兩切削刃之間用于排屑的排屑槽;偶數個所述切削刃呈螺旋狀。切削刃包括周刃,周刃包括第一后刀面和第二后刀面,第一后刀面上開設有斷屑槽,斷屑槽沿第一后刀面徑向設置,排屑槽的剪切角為0°。以此,可刀具加工時,切屑可及時排出,且通過斷屑槽,可提高切削刃的強度,且可減小切屑體積,進而可減少切削熱量的產生以及減小切削應力,防止產品熔融而出現沾屑的問題,進而可降低斷刀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刀具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多刃T型刀具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塑膠材料,其熱穩定性差,熱膨脹系數高,在高溫下易熔融。而現有用于加工塑膠材料的T型刀具,其排屑槽均呈螺旋結構,進而在切削塑膠材料時,容易使切屑產生擠壓,導致切削熱量增加,導致塑膠產品熔融,導致刀具粘屑,進而容易讓刀具喪失切削力,導致斷刀的問題。且現有T型刀具切屑體積將過大,切削應力大,用于導致排屑不暢等現象。
因此,現有技術有待改進和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刃T型刀具及其加工方法,用于解決現有T型刀具切削塑膠材料時容易時切屑擠壓導致融化沾屑進而導致斷刀的問題以及排屑不暢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刃T型刀具,包括:刀桿,與刀桿連接的頸部,與頸部連接的切削刀頭;所述刀桿、頸部和切削刀頭的材質均為硬質合金,所述頸部與切削刀頭呈T型;
所述切削刀頭上形成有:偶數個均勻分布的切削刃,以及位于兩切削刃之間用于排屑的排屑槽;偶數個所述切削刃呈螺旋狀;所述切削刃包括周刃,所述周刃包括第一后刀面和第二后刀面,所述第一后刀面上開設有斷屑槽,所述斷屑槽沿所述第一后刀面徑向設置,所述排屑槽的剪切角為0°。
進一步的,兩個相鄰切削刃上的斷屑槽錯位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周刃的長度小于1mm;所述斷屑槽的內側面為圓弧面,且半徑小于0.18mm。
進一步的,所述周刃長0.7mm,所述斷屑槽的內側面為0.1mm半徑的圓弧面。
進一步的,所述切削刀頭還包括底刃,所述底刃的后刀面與徑向平面的夾角為1°。
進一步的,所述切削刀頭包括后刃,所述后刃的后刀面內傾角為0.5-1°。
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多刃T型刀具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驟
A、通過對原材料進行預加工得到刀體,刀體包括依次連接的刀桿、頸部和第一刀頭基體,頸部與第一刀頭基體呈T型設置;
B、加工第一刀頭基體,形成具有排屑槽、偶數個切削刃的第二刀頭基體,其中,排屑槽的剪切角為0°,切削刃具有周刃、底刃和后刃;
C、加工第二刀頭基體,形成第三刀頭基體,其中,底刃的后刀面與徑向平面的夾角為1°,后刃的后刀面的內傾角為0.5-1°;
D、加工第三刀頭基體,形成具有斷屑槽的切削刀頭,斷屑槽位于周刃的第一后刀面,周刃的長度小于1mm;斷屑槽的內側面為圓弧面,且半徑小于0.18mm。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C具體包括:
C1、通過五軸磨床加工第二刀頭基體,形成后刀面與徑向平面的夾角為1 °的底刃;
C2、通過1.5mm寬、角度為80°的砂輪切入式加工第二刀頭基體,形成第三刀頭基體,后刃的后刀面的內傾角為0.5-1°。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A具體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鑫金泉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鑫金泉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396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