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無人機的特征識別掛載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39315.0 | 申請日: | 2021-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599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錢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翼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1/10 | 分類號: | G05D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賢區奉***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無人機 特征 識別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無人機的特征識別掛載方法及系統,涉及地下管網檢測的領域,其方法包括獲取地下管網、傳感器的實時成像信息;判斷實時成像信息是否與預設成像信息一致;若判斷為是,生成無異常信息;若判斷為否,生成警示信息;根據警示信息,定位異常位置;根據異常位置,形成飛控指令,所述飛控指令用于控制無人機飛往異常位置;判斷無人機是否達到異常位置;若判斷為是,獲取異常位置成像信息;生成異常報告。本申請能夠降低人工勞動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下管網的檢測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無人機的特征識別掛載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城市地下管線是指城市范圍內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等管線及其附屬設施,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目前,在對地下管網進行檢測時,通常是利用三維管網數據對地下管網、傳感器等進行檢測,再通過人工前往進行進一步檢測并維修,通過人工前往后再進行判斷,大大增大了人工勞動強度。
發明內容
為了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本申請提供一種用于無人機的特征識別掛載方法及系統。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用于無人機的特征識別掛載方法,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無人機的特征識別掛載方法,包括:
獲取地下管網、傳感器的實時成像信息;
判斷實時成像信息是否與預設成像信息一致;
若判斷為是,生成無異常信息;
若判斷為否,生成警示信息;
根據警示信息,定位異常位置;
根據異常位置,形成飛控指令,所述飛控指令用于控制無人機飛往異常位置;
判斷無人機是否達到異常位置;
若判斷為是,獲取異常位置成像信息;
生成異常報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無人機航拍地下管網、傳感器的實時信息,并將成像信息實時傳輸,將實時成像信息與預設成像信息進行比對,判斷實時成像信息與預設成像信息是否一致,如果判斷一致,則生成無異常信息,如果判斷不一致,則生成警示信息,便于后臺工作人員知曉,當生成警示信息后,定位異常位置,根據定位到的位置,形成飛控指令,以控制無人機飛往異常位置,無人機飛往異常位置后,通過無人機拍攝后,將異常位置的具體成像信息傳輸至后臺,根據異常位置的成像信息,生成異常報告,便于工作臺人員知曉,從而減少人工操作時的勞動強度。
可選的,生成異常報告之后,包括:
根據異常位置,查詢全部飛行路線,形成路線差值;
計算全部路線差值的大小;
比較全部路線差值的大小;
選擇路線差值最小的對應的最近的飛行路線;
形成路線指令,所述路線指令用于控制無人機按照最近的飛行路線飛往異常位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查詢全部的無人機到達異常位置之間的路線,并計算每條路線之間的距離,比較每條路線距離的大小,并選擇最小的路線差值對應的最近的飛行路線,形成路線指令,通過路線指令控制無人機按照最近的路線差值飛往異常位置處,達到節省時間的目的。
可選的,生成異常報告之后,包括:
根據異常報告,獲取異常數據庫信息;
篩選異常數據庫中的與異常報告對應的應對信息;
生成應對報告;
獲取負責地下管網的負責人終端;
發送應對報告至負責人終端。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異常報告生成后,獲取異常數據庫信息,根據異常數據庫里的內容,篩選與異常報告對應的應對信息,并生成應對報告,獲取負責地下管網的負責人終端,將應對報告發送到負責人終端,便于負責人知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翼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翼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393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自由度機器人關節反饋系統
- 下一篇:一種碳化硅陶瓷膜處理礦井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