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試驗快速冷卻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23650.1 | 申請日: | 2021-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640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2 |
| 發明(設計)人: | 馮海濤;崔石柱;曲函師;宋佰達;張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P7/04 | 分類號: | F01P7/04;F01P5/02;F01P7/08;F01P7/16;F01M5/00;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智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試驗 快速 冷卻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汽車試驗方法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試驗快速冷卻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設置目標環境溫度;在目標環境溫度下分別對發動機及變速器、主減速器和催化器進行風冷表面降溫,其中,發動機及變速器風冷表面降溫至第一溫度后在內部進行液冷降溫,并在降低至第二溫度后停止液冷降溫;將催化器降溫至第三溫度后進行內部降溫;當發動機及變速器、主減速器和催化器降溫至所述目標環境溫度時,冷卻完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試驗方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試驗快速冷卻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伴隨環境治理日趨嚴格,整車廠需通過提升后處理能力并持續升級排放控制策略及精細化標定等手段來應對愈加嚴格的排放需求,因此帶來的排放標定工作量呈幾何式增長。而為了滿足常規排放要求,試驗后車輛需要靜置6-8小時,發動機及整車系統部件才能逐漸趨近于常溫排放目標溫度,因此每天只能進行一次排放測試,試驗及標定開發效率低下。
再者,整車開發階段需進行RDE專項標定,RDE標定復雜度更高,涉及發動機工作區域更廣,環境溫度覆蓋度更加寬泛,因此標定難度更大,對整車標定及環境需求更加強烈,而常規標定方法只能是實車路試進行高低溫地區適應性標定,標定窗口短且成本高,標定無法細致化開展,導致整車開發周期長,標定質量差,標定效率低等諸多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試驗快速冷卻控制方法,以解決現有汽車試驗在進行散熱時耗時較長,導致開發效率低下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試驗快速冷卻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設置目標環境溫度;
在所述目標環境溫度下分別對發動機及變速器、主減速器和催化器進行風冷表面降溫,其中,所述發動機及變速器風冷表面降溫至第一溫度后在內部進行液冷降溫,并在降低至第二溫度后停止液冷降溫;將所述催化器降溫至第三溫度后進行內部降溫;
當所述發動機及變速器、主減速器和催化器降溫至所述目標環境溫度時,冷卻完成。
目標環境溫度設置后利用該環境溫度對發動機及變速器、主減速器和催化器表面降溫,其中對內部結構復雜的發動機及變速器和催化器進行內部降溫,從而加快降溫效率,實現快速冷卻。
對于上述試驗快速冷卻控制方法的優選方案,所述在所述目標環境溫度下分別對發動機及變速器、主減速器和催化器進行風冷表面降溫的步驟包括:
開啟風扇一以第一風速對所述發動機及變速器風冷表面降溫;
開啟風扇二以第一風速對所述主減速器風冷表面降溫;
開啟風扇三以第一風速對所述催化器風冷表面降溫。
通過上述設置,采用三個風扇對不同部件進行表面冷卻,彼此互不影響,且能夠保證散熱效果。
對于上述試驗快速冷卻控制方法的優選方案,所述發動機及變速器風冷表面降溫至第一溫度后在內部進行液冷降溫,并在降低至第二溫度后停止液冷降溫的步驟包括:
分別檢測所述發動機的冷卻液溫度、發動機機油溫度和變速器的變速器機油溫度;
判斷所述冷卻液溫度、所述發動機機油溫度和所述變速器機油溫度是否均降至所述第一溫度;
若是,開啟發動機冷卻液冷卻裝置以第一流速進行冷卻,開啟發動機機油冷卻裝置以第一流速進行冷卻,開啟變速器機油冷卻裝置以第一流速進行冷卻;
判斷所述冷卻液溫度、所述發動機機油溫度和所述變速器機油溫度是否均降至所述第二溫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236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