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平臺化的鑄鋁減振塔結構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01435.1 | 申請日: | 2021-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969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2 |
| 發明(設計)人: | 戴太亮;侯春生;周中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8 | 分類號: | B62D25/08;B60G13/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經濟技術***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臺 鑄鋁減振塔 結構 汽車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平臺化的鑄鋁減振塔結構及汽車,涉及汽車制造工藝領域,包括減震塔主體部;以及位于減震塔主體部上的安裝孔組件、安裝臺階組件和安裝面組件。所述安裝孔組件包括與所述減震塔主體部一體壓鑄成型的用于安裝前減震器螺母的螺母安裝孔,以及用于安裝前減震器的安裝過孔;所述安裝臺階組件包括用于安裝上擺臂前點的第一安裝臺階部位和用于安裝上擺臂后點的第二安裝臺階部位;所述安裝面組件包括用于匹配前減震器座的安裝面部位、用于匹配減震塔周邊搭接件的鉚接面部位和用于避讓上擺臂運動的避讓部位。本發明能夠有效節省車輛的制造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制造工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平臺化的鑄鋁減振塔結構及汽車。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輕量化的需要,以及鑄造鋁合金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開發具有高強度、高韌性的壓鑄鋁合金結構件已然成為一種趨勢。其中,鑄鋁減震塔是車身結構件輕量化的代表,鑄鋁減震塔一般采用真空高壓壓鑄工藝,將熔融鋁液在高壓力下快速填充型腔。因壓鑄模具設備噸位大(一般為1600噸以上),模具工裝開發周期長(達5個月以上),工藝控制復雜,模具費(通常為數百萬元)及單件成本較高,目前鑄鋁減震塔主要應用于國外品牌豪華車型及國內高端新能源車型上。
現有前減震塔的結構主要包括帶有空腔的主體部、與主體部一體成形的用于安裝減震器的減震器安裝部,以及與主體部一體成形的懸置支架,減震器安裝部包括用于容納所述減震器的臺階部,懸置支架用于電機或發動機的懸置結構的安裝。可以看出,現有前減震塔結構中,安裝部未考慮兼容不同減震器硬點調整的平臺化策略,當不同車型輪距發生時,減震器安裝點調整,前減震塔需要重新匹配設計,因而導致其壓鑄模具等需要重新開發,從而極大地增加了車輛的制造成本。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平臺化的鑄鋁減振塔結構及汽車,能夠有效節省車輛的制造成本。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括:
減震塔主體部;以及位于減震塔主體部上的
安裝孔組件,所述安裝孔組件包括與所述減震塔主體部一體壓鑄成型的用于安裝前減震器螺母的螺母安裝孔,以及用于安裝前減震器的安裝過孔;
安裝臺階組件,所述安裝臺階組件包括用于安裝上擺臂前點的第一安裝臺階部位和用于安裝上擺臂后點的第二安裝臺階部位;
安裝面組件,所述安裝面組件包括用于匹配前減震器座的安裝面部位、用于匹配減震塔周邊搭接件的鉚接面部位和用于避讓上擺臂運動的避讓部位。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
所述螺母安裝孔位于所述減震塔主體部的頂部;
所述螺母安裝孔為3個,分別為第一螺母安裝孔、第二螺母安裝孔和第三螺母安裝孔,且3個螺母安裝孔在所述減震塔主體部的頂部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安裝過孔位于所述減震塔主體部頂部,且位于所述減震塔主體部頂部的正中心。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
所述第一安裝臺階部位和第二安裝臺階部位均位于所述減震塔主體部的內側壁上;
所述第一安裝臺階部位和第二安裝臺階部位在減震塔主體部內側壁上相對設置。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
所述安裝面部位位于所述減震塔主體部內部的上方;
所述避讓部位位于所述減震塔主體部內部的側壁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
所述鉚接面部位包括第一鉚接面部位、第二鉚接面部位、第三鉚接面部位和第四鉚接面部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014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柔性履帶機器人聯接裝置
- 下一篇:一種前機艙結構及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