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青梅荔枝酒的釀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093067.0 | 申請日: | 2021-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043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洲;周世水 | 申請(專利權)人: | 汕尾市青梅產業研究院;廣東金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G3/024 | 分類號: | C12G3/024;C12G3/026;C12G3/04;C12R1/8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 地址: | 5165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青梅 荔枝 釀造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青梅荔枝酒的釀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青梅糖汁:將九成熟的去核青梅鮮果加入糖,密封浸提成糖度為250g/L?350g/L的青梅糖汁;(2)制備荔枝汁;(3)低溫發酵:將青梅糖汁和荔枝汁混合后接種果酒酵母進行低溫發酵,得到青梅荔枝酒;(4)制備青梅荔枝酒成品:上述青梅荔枝酒過濾得到酒渣和一次青梅荔枝酒,所述酒渣蒸餾成高度酒,將所述高度酒加入到所述一次青梅荔枝酒中,即青梅荔枝酒成品。本發明采用上述方案的一種青梅荔枝酒的釀造方法,將荔枝汁和青梅汁混合,使釀酒原料酸甜度合適,同時采用低溫發酵得到了一種富含有機酸和果香濃郁的青梅荔枝酒,步驟簡單,成本較低,適合釀酒企業工業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果酒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青梅荔枝酒的釀造方法。
背景技術
荔枝作為南方高產特色水果,存在難以保鮮的巨大缺陷,研究對荔枝的深加工技術迫在眉睫,其中釀造荔枝酒是很好的辦法,但存在巨大的技術屏障,即荔枝約含有200g/L的糖但不酸,一般pH=5-6,與正常葡萄酒等果酒原料的pH=3-4有較大差距,導致直接釀造的酒口感較差。
南方高產的另一種特色水果青梅,營養豐富,適合加工成青梅醬、青梅果以及青梅果露酒。由于青梅存在高酸低糖的缺點,導致青梅鮮果不適合直接食用,也不適合直接釀造青梅酒。
基于以上荔枝和青梅的優點和缺點具有互補性,將荔枝汁和青梅汁按比例制備成青梅荔枝酒,符合釀造葡萄汁的要求,制成的酒口感優良,因此對于南方水果釀酒具有指導意義,進而推動南方水果深加工產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青梅荔枝酒的釀造方法,以解決上述南方水果荔枝和青梅的特性使其不易儲存和食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青梅荔枝酒的釀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青梅糖汁:將九成熟的去核青梅鮮果加入糖,所述糖占所述青梅鮮果的質量百分比為30%-50%,密封浸提成糖度為250g/L-350g/L的青梅糖汁;
(2)制備荔枝汁:將成熟的荔枝洗凈、淋干、去皮、去核后得到荔枝汁;
(3)低溫發酵:將青梅糖汁和荔枝汁混合后接種果酒酵母進行低溫發酵,得到青梅荔枝酒;
(4)制備青梅荔枝酒成品:上述青梅荔枝酒過濾分別得到酒渣和一次青梅荔枝酒,所述酒渣蒸餾得到高度酒,將所述高度酒加入到所述一次青梅荔枝酒中,得到二次青梅荔枝酒,即青梅荔枝酒成品。
進一步的,在步驟(3)中,所述青梅糖汁和所述荔枝汁的體積比為1:9-1:39。
進一步的,在步驟(3)中,所述青梅汁和所述荔枝汁混合后的糖度為210g/L,pH=3-4。
進一步的,在步驟(3)中,所述果酒酵母占所述青梅糖汁和所述荔枝汁混合液的體積百分比為2%,低溫發酵溫度為15℃-17℃,時間為10天-14天。
進一步的,在步驟(4)中,所述高度酒的酒精度為55%vol,所述一次青梅荔枝酒的酒精度為12%vol,所述二次青梅荔枝酒的酒精度為14%vol。
因此,本發明采用上述結構的一種青梅荔枝酒的釀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在荔枝汁中添加青梅汁,使釀酒原料的酸甜度合適,接近葡萄汁的糖度和酸度,同時增加了果酒中的復合果香,使釀造果酒的酒體更馥郁,也為南方特色水果的深加工提供了思路;
2、該發酵過程采用低溫發酵,避免高溫發酵時產生的不良風味,很好的保留了荔枝和青梅的果香味,使果酒口味清新爽口;
3、本發明的青梅荔枝酒采用的青梅汁為自然緩慢密閉浸提,具有高效提取青梅有機酸和有效降低青梅苦澀味的作用,使青梅荔枝酒不苦不澀,口感清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汕尾市青梅產業研究院;廣東金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汕尾市青梅產業研究院;廣東金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930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