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硼烷雜化硅氧烷-聚氨酯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036323.2 | 申請日: | 2021-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889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5 |
| 發明(設計)人: | 暴利軍;劉善友;林宏;朱曄;郝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合成化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8G18/65 | 分類號: | C08G18/65;C08G18/61;C08G18/32;C08G18/10;C08L75/04;C09J17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10076 內蒙***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硼烷雜化硅氧烷 聚氨酯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碳硼烷雜化硅氧烷?聚氨酯的制備方法。步驟:1)在氮氣條件下,將二烷氧基硅烷與去離子水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縮聚反應數小時后,得到末端為烷氧基的硅氧烷齊聚物,繼續加入雙羥基碳硼烷保持75℃下進行醇解反應數小時,升溫至85℃蒸出縮聚副產物醇類,獲得端基為羥基的碳硼烷雜化硅氧烷齊聚物為A組分;2)將異氰酸酯溶于四氫呋喃溶劑中,加入小分子多元醇,在80℃下反應2?h,旋蒸除去四氫呋喃得到B組分;3)將A組分和B組分按一定質量比混合,加入有機錫類催化劑,攪拌均勻后得到碳硼烷雜化硅氧烷?聚氨酯。本發明制備材料固化過程中安全環保、固化溫度低、不產生環境污染的氣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耐高低溫高分子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碳硼烷雜化硅氧烷-聚氨酯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氨酯是由德國化學家Otto?Bayer教授及其同事于1937年首次合成的,又稱為聚氨基甲酸酯,是指分子鏈中氨基甲酸酯基團(-NHCOO-)或脲基團(-NHCOONH-)重復排列的大分子。聚氨酯用途廣泛,性能優異,利用不同的單體可以合成出性能迥異的聚氨酯產品。硅橡膠中的化學鍵均具有較高的鍵能及分子鏈處于較高的氧化狀態,如Si-O鍵的鍵能為451kJ/mol,大大高于C-O鍵的鍵能358kJ/mol,Si-C鍵的鍵能為324kJ/mol,明顯高于C-C鍵的鍵能306kJ/mol,這使得硅橡膠具有極為突出的耐熱性和耐氧化性。
碳硼烷是由碳原子、硼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二十面體的籠狀結構,其特殊的空間結構和電子特性,使碳硼烷具備良好的耐水性能、耐化學性能和耐熱穩定性能,其中優異的耐熱性能尤其被受關注。將碳硼烷引入到硅氧烷-聚氨酯結構中,可以顯著的提高材料的耐熱穩定性。
聚硅氧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是一類很有發展前途的高分子材料。從分子鏈段結構看,有機硅鏈段可提供優異的熱穩定性、介電性、柔韌性、耐水性、透氣性及生物相容性;聚氨酯鏈段則可提供良好的力學性能、耐磨性、耐油特性等。因此,這種材料兼具聚硅氧烷和聚氨酯二者的優異性能,表現出良好的耐水性、低溫柔順性、表面富集性、介電性和優良的生物相容性。既克服了聚硅氧烷機械性能差的缺點,也彌補了聚氨酯耐候性差的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碳硼烷雜化硅氧烷-聚氨酯的制備方法,既能耐高溫,又耐化學介質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可用于耐高溫膠粘劑、耐高低溫復合材料、空間環境和深海探測等極端領域用材料的研制。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碳硼烷雜化硅氧烷-聚氨酯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1)、在氮氣氛圍下,將二烷氧基硅烷與去離子水在70~80℃下進行縮聚反應5~8小時后,得到末端為烷氧基的硅氧烷齊聚物,繼續加入雙羥基碳硼烷保持70~80℃下進行醇解反應5~8小時,升溫至80~90℃蒸出縮聚副產物醇類,獲得端基為羥基的碳硼烷雜化硅氧烷齊聚物,所述二烷氧基硅烷、去離子水、雙羥基碳硼烷的摩爾比為(n+1)*m:nm:m+1,其中5≤n≤20,1≤m≤5;
2)、將異氰酸酯溶于四氫呋喃溶劑中,加入小分子多元醇,在70~90℃下反應2h,旋蒸除去四氫呋喃得到B組分,所述異氰酸酯、小分子多元醇的摩爾比為(2~4):(0~1),四氫呋喃質量為異氰酸酯與小分子多元醇總質量的5倍;
3)、將A組分和B組分按質量比1.86~28.17∶1混合,加入有機錫類催化劑,攪拌均勻后得到碳硼烷雜化硅氧烷-聚氨酯,所述有機錫類催化劑為樹脂總質量的0.1~1%。
進一步地,所述1)中的二烷氧基硅烷為:
中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地,所述1)中的雙羥基碳硼烷為:
中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地,所述1)中端基為羥基的碳硼烷雜化硅氧烷齊聚物的分子結構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合成化工研究所,未經內蒙合成化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363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需求響應調節的電力儲能控制
- 下一篇:一種工程造價現場測繪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