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鑒別壽眉白茶茶青采摘季節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034251.8 | 申請日: | 2021-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404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源;余文權;陳常頌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劉佳;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別 白茶 采摘 季節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鑒別壽眉白茶茶青采摘季節的方法,其是選取同一茶園不同季節的白茶茶青,以同一工藝制成壽眉白茶,測定其中32種特征代謝成分的含量,然后以所得特征代謝成分的含量為指標建立樣本矩陣,應用主成分分析法,選取主成分中權重最大的化學成分為區分因子,以區分因子作為自變量,確定白茶茶青的采摘季節。本發明可實現壽眉白茶不同采摘季節的有效鑒定,為快速、全面、準確地評判茶葉滋味品質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分析化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鑒別壽眉白茶茶青采摘季節的方法。
背景技術
白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中的一類輕發酵茶,其加工不經炒揉,只經萎凋和烘焙兩道工序制作而成,該過程中隨鮮葉水分散失,細胞膜透性改變,促使發生葉綠素降解、多酚物質部分氧化、蛋白質水解、淀粉水解、氨基酸氧化脫梭等化學反應,形成了干茶色白隱綠,湯色杏黃明亮,滋味甘醇爽口的典型品質特征。同時,特征工藝形成的白茶品質成分同樣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等生物功效,深受消費者青睞。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高及對品質生活要求的不斷提高,消費理念也由注重茶葉外形轉變為更加注重茶葉香氣、滋味等內質表現。滋味品質特征作為內質評判的重要方面,其權重在五因子百分制評判中占30%~35%,是茶葉品質評判的核心因子。
在茶的世界中,茶葉的品質與天氣和氣候是息息相關的,一年四季氣候變化不定,制作出的茶葉自然各有異同,又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在選購白茶時,會通過白茶的一些信息來判斷是否值得購買,其中的一條信息便是茶青的采摘季節。茶葉采摘時間因地區、茶樹品種以及制茶種類而不同。白茶春茶在四月清明前后、芽葉萌發符合于采摘標準時即可開采,可采到五月上旬,產量約占全年總產量的50%。夏季采摘自六月到七月,產量約占25%。秋茶采摘自七月后。從品質來說,春茶為最佳,其葉質柔軟,芽心肥壯,茸毛潔白,茶身沉重,湯水濃厚、爽口,所以在春茶中高級茶所占的比重大。夏茶芽心瘦小,葉質帶硬,茶身輕飄,湯水淡薄或稍帶青澀。秋茶品質則介于春、夏茶之間。壽眉,是白茶中的一種,主要以茶樹嫩梢的一芽一二葉為原料,經萎凋和干燥后得來;其外觀,葉片居多,茶梗粗壯,芽葉連枝,芽頭較為細小,花香突出,是壽眉最大的特色。壽眉按照采摘時間不同可以分為春壽眉、夏壽眉和秋壽眉,其各有特色,春壽眉鮮爽度更高、花香更足,這是因為春天茶樹生長快,所以新葉更嫩更鮮爽;秋壽眉花香不如春壽眉,但是因為一整個夏天的休養生長,葉片更大,厚度更厚,果膠含量更多。因此市場上不同季節的白茶壽眉價格有很大差異。本發明以白茶為研究對象,剖析白茶滋味特征屬性,并利用白茶中32種特征代謝成分屬性進行分析,以期為快速、全面、準確地評判茶葉滋味品質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鑒別壽眉白茶茶青采摘季節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鑒別壽眉白茶茶青采摘季節的方法,其是選取同一茶園不同季節的白茶茶青,以同一工藝制成壽眉白茶,測定其中32種特征代謝成分的含量,然后以所得特征代謝成分的含量為指標建立樣本矩陣,應用主成分分析法,選取主成分中權重最大的化學成分為區分因子,以區分因子作為自變量,確定白茶茶青的采摘季節。
其中,所述壽眉白茶的制備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揀剔:取采摘的一芽二葉、芽長1.5~2.0厘米的茶青,精揀細剔去除雜質,達到嫩、勻、凈的目的;
2)炒制:將揀剔后的茶青在竹匾上攤放3小時,然后于120~140℃的鍋中炒至葉質柔軟、色澤轉暗;
3)搓條顯毫:在75℃的鍋中采用抖、理、搓、抓的手法,先理直茶條,再用雙手掌合攏搓條,至茶條圓而略扁,茸毫顯露,干度達七成左右時,將鍋溫降低至50~60℃;
4)煇鍋:采用慢速翻炒的手法炒至茸毫披露,使鍋溫略升10℃左右,以促使水分蒸發、理順茶條,固定形狀,當茶葉發出持久的清香、捻茶即成粉末,且含水量6%以下時起鍋,攤涼貯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技術研究所,未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342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