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管段內零件焊接組合的處理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021924.6 | 申請日: | 2021-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050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義干;朱煜;李吉;朱泳;羌衛東;年華遠;崔光潤;唐能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F30/17;G06Q50/04;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張燕 |
| 地址: | 201913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段 零件 焊接 組合 處理 方法 系統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管段內零件焊接組合的處理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所述處理方法包括:創建管段內焊縫模型;基于管段內焊縫模型,將管段內零件的焊接進行預分組,形成包括自動角接焊預分組、自動對接焊預分組的預分組的對象;分別依據預創建的角接焊標準模型和對接焊標準模型,判斷自動角接焊預分組和自動對接焊預分組是否可以實際成組;若所述自動角接焊預分組和所述自動對接焊預分組可以實際成組,則輸出分組結果,并于管段內焊縫模型上標示焊縫的施工工位。本發明產生的結果用于管段生產制作環節,以提升管段制作階段自動焊比例,并為按工序提供制作信息提供前置條件,為管段智能制造打下數據基礎,能極大提升現場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管段制作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處理方法和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管段內零件焊接組合的處理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管段是指將管路零件,如管子、法蘭、異徑、彎頭、三通等零件裝配焊接在一起,形成的一個預裝小單元,該單元整體上船安裝形成管路系統。管段內零件裝配成型,主要在管段制作流水線上完成,流水線上工位一般布置如下:管材切割工位、角接焊自動焊工位、對接焊自動焊工位、開孔工位(包括主管開孔和支管開耳朵)、裝焊平臺手工焊工位。
管段制作過程中,焊接作業所占工時比例最高。焊接作業主要分布在三個工位,角接焊自動焊工位、對接焊自動焊工位、裝焊平臺手工焊工位。自動焊效率約為手工焊的3倍,但由于管段制作生產線上設備的限制,不是所有焊縫都能上自動焊機器。當前模式,是現場施工人員,根據管段制作圖圖紙拆解管段,人工確定能上自動焊的焊縫。存在以下問題:
1)人工確定能上自動焊機器的零件組合,沒有實現自動化和批量化,效率低下;
2)人工以經驗判斷兩個對象能不能上自動焊機器,不能準確的以數據計算,會漏判或誤判;如不能判斷能先焊后彎的管子,導致有彎的管子,都只能手工焊;不能準確判斷對接焊的焊縫能否上對接焊自動焊機器,導致對接焊自動焊比例不高。
3)判斷標準不統一,自動焊焊接的對象類型不固定,不利于應用成組技術。
4)不能準確判斷能上自動焊的焊縫,就不能明確能上自動焊的零件組合,管段內零件在流水線工位的流轉順序也不清晰。導致不能按工位配送原材料,且每個工位的完工中間產品也不能明確配送方向。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管段內零件焊接組合的處理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以解決上述技術缺陷,實已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段內零件焊接組合的處理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用于解決現有技術沒有實現不能準確判斷對接焊的焊縫,效率低下,不利于應用成組技術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管段內零件焊接組合的處理方法,包括:創建管段內焊縫模型;基于管段內焊縫模型,將管段內零件的焊接進行預分組,形成包括自動角接焊預分組、自動對接焊預分組的預分組的對象;
分別依據預創建的角接焊標準模型和對接焊標準模型,判斷自動角接焊預分組和自動對接焊預分組是否可以實際成組;若所述自動角接焊預分組和所述自動對接焊預分組可以實際成組,則輸出分組結果,并于所述管段內焊縫模型上標示焊縫的施工工位。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創建管段內焊縫模型的步驟之前,所述管段內零件焊接組合的處理方法還包括:基于管段內零件之間的連接形式、連接形態、分組屬性創建管段模型;。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創建管段內焊縫模型的步驟包括:從所述管段模型中提取連接方式為角接焊和對接焊的連接點,于所述連接點處添加焊縫,并于所述焊縫上記錄該焊縫連接的零件,以形成管段內焊縫模型;所述管段內焊縫模型包括角接焊焊縫模型和對接焊焊縫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219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