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速檢測水中吡蟲啉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004090.8 | 申請日: | 2021-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023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聰;顧春梅;施漢昌;楊海洋;宋保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G01N33/533;G01N33/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姚曉麗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檢測 水中 吡蟲啉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快速檢測水中吡蟲啉的方法,屬于檢測技術領域。所述快速檢測水中吡蟲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制備吡蟲啉生物傳感元件;步驟2:制備熒光標記的吡蟲啉抗體;步驟3:建立標準曲線;步驟4:待測水樣中吡蟲啉含量的檢測。本發明的檢測方法,能實現水中吡蟲啉的實時監測,具有靈敏度高、測試時間短和檢測效率高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快速檢測水中吡蟲啉的方法,屬于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吡蟲啉,英文名稱為Imidacloprid,中文全稱為1-((6-氯吡啶-3-基)甲基)-3-硝基咪唑烷-2-亞胺,分子式為C9H10ClN5O2,分子量為255.66,CAS號為138261-41-3,化學結構式為:
吡蟲啉是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的硝基亞甲基類內吸殺蟲劑,會對人類和哺乳動物產生慢性的毒理效應。在《GB21523-2008雜環類農藥工業水污染排放標準》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吡蟲啉的規定限制為3mg/L。該農藥還會隨著水流的運動污染水體,因此對水體中吡蟲啉含量的測定很有必要。
現有技術中,吡蟲啉的檢測方法主要分為色譜法和酶聯免疫吸附法,各自的原理和弊端具體如下:
色譜法,包括氣相色譜、高效液相、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等,原理是待分離物質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分配平衡的過程,不同的物質在兩相之間的分配會不同,這使其隨流動相運動速度各不相同。隨著流動相的運動,混合物中的不同組分在固定相上相互分離,當組分流出后,立即進入檢測器。檢測器能夠將樣品組分中是否含有吡蟲啉的信息轉變為電信號,而電信號的大小與被測吡蟲啉的濃度成正比。色譜法的缺陷是:一是樣品預處理復雜,耗時長;二是所需設備昂貴、操作復雜,難以實現快速在線檢測。
酶聯免疫吸附法,原理是使吡蟲啉抗原或抗體結合到某種固相載體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而相對應的吡蟲啉抗體或抗原與某種酶連接成酶標吡蟲啉抗體或抗原,酶標吡蟲啉抗體或抗原既保留了免疫活性,可以與固相載體表面的吡蟲啉抗原或抗體結合,又保留了酶活性,能夠以酶為檢測信號,加入酶反應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為有色產物,產物的量與受檢吡蟲啉抗體或抗原的量成比例,故可根據顏色深淺來定性或定量分析。酶聯免疫吸附法的缺陷是:測試周期長、人工參與度高,難以實現快速在線檢測。
綜上,目前檢測吡蟲啉的方法存在檢測設備昂貴、樣品前處理復雜、難以實現快速在線檢測等問題。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快速檢測水中吡蟲啉的方法,以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快速檢測水中吡蟲啉的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快速檢測水中吡蟲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制備吡蟲啉生物傳感元件
取生物傳感元件,進行表面羥基化處理,得到表面羥基化的生物傳感元件;
將表面羥基化的生物傳感元件進行表面烷基化處理,得到表面烷基化的生物傳感元件;
將表面烷基化的生物傳感元件連接雙功能交聯劑,得到連接雙功能交聯劑的生物傳感元件;
在連接雙功能交聯劑的生物傳感元件的反應位點上,進行吡蟲啉包被抗原的固定,得到固定有吡蟲啉包被抗原的生物傳感元件;
將固定有吡蟲啉包被抗原的生物傳感元件的未反應位點進行封閉,得到吡蟲啉生物傳感元件;
步驟2:制備熒光標記的吡蟲啉抗體
將吡蟲啉抗體進行初步透析,得到初步透析后的吡蟲啉抗體;
將初步透析后的吡蟲啉抗體與熒光染料進行反應,得到反應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未經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0409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