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阪崎腸桿菌的新方法、應用及檢測試劑盒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91715.8 | 申請日: | 2021-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32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董志珍;趙良娟;王洪彬;王玉迎;趙宏;龐路;宓捷波;袁兆霆;于敏;趙化冰;王淞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天津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2;G01N30/72;C12Q1/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韓曉梅 |
| 地址: | 300461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阪崎腸 桿菌 新方法 應用 試劑盒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檢測阪崎腸桿菌的新方法、應用及檢測試劑盒,所述方法通過分析以下特征肽檢測奶制品中的阪崎腸桿菌污染:I1:SEQ ID NO.1;I2:SEQ ID NO.2;I3:SEQ ID NO.3;I4:SEQ ID NO.4。本發明使用液相色譜三重四級桿質譜聯用儀檢測特征肽,本方法檢測過程不依賴于菌落挑選和生化鑒定,具有高可靠性,并大大減少了檢測時間,為食品中坂崎腸桿菌污染的檢驗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源性致病菌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檢測阪崎腸桿菌的新方法、應用及檢測試劑盒。
背景技術
食源性致病菌的存在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與公共衛生。食物攜帶的致病微生物可以在宿主體內繁殖并表達毒力因子,進而損傷機體健康。盡管公共衛生水平不斷提高,但時至今日食源性致病菌仍頻繁引起疾病暴發。高效嚴謹的檢驗檢疫手段,對于食源性致病菌危害的控制和國民食品安全極其重要。
阪崎腸桿菌(
針對于阪崎腸桿菌的檢測方法主要有生化鑒定法、酶聯免疫法(ELISA)、PCR法。其中,作為國標法常用的生化鑒定法是根據阪崎腸桿菌的菌落形態特點以及數十項生化表征來實現的,存在操作繁瑣、耗時長、可靠性和準確性差等缺點。酶聯免疫反應可以通過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與抗體的相互作用實現快速檢測,但該方法常由于檢測樣本中所含無關抗原造成假陽性結果且成本偏高。隨著分子技術的發展,依賴于特定識別元件的聚合酶鏈反應逐漸普及。PCR的特異性和檢測速度卓越,然而這種基于靶標的方法局限于特定的引物,被檢產品中的擴增抑制因子也會干擾檢測結果。另外,經歷遺傳修飾的菌體仍然可能產生假陽性或陰性結果。因此,發展快速、準確的檢測阪崎腸桿菌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檢索,尚未發現與本發明專利申請相關的專利公開專利文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檢測阪崎腸桿菌的新方法、應用及檢測試劑盒。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組合特征肽的靶向分析檢測阪崎腸桿菌的檢測方法,所述方法通過分析以下特征肽檢測樣品中的阪崎腸桿菌:
I1:SEQ ID NO.1(LTPTILR);
I2:SEQ ID NO.2(NANDGISLVQTAEGNLNEINTNLQR);
I3:SEQ ID NO.3(AVVAAVEELK);
I4:SEQ ID NO.4(LADVLAAAEAR)。
進一步地,所述特征肽中I1、I2、I3、I4中任意檢出≥2條,則可判定樣品中阪崎腸桿菌陽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天津科技大學,未經天津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天津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917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